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人物傳記 >康熙教子密語 > 第四章 修身治性謹于平日
第四章 修身治性謹于平日
作者:趙潤田   |  字數(shù):5104  |  更新時間:2015-04-03 14:43:12  |  分類:

人物傳記

訓(xùn)曰:凡人修身治性,皆當謹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時,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縱而能者也。

譯文

大凡修身養(yǎng)性,都應(yīng)在平時的一舉一動中有所體現(xiàn),從日常小事做起。我在盛夏六月,大熱天都不扇扇子,不摘帽子,這是因為我平時就嚴格要求自己,不放縱自己,才能做到這樣。

評語

修養(yǎng)深、品德高的人也是凡人,他們不同于凡人的地方首先在于他們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物所擾而堅持品性的追求。所謂貧富是身外的境遇,君子處患難而不憂,是因為他們具有安貧樂道的精神。其次,他們處在享樂安逸的環(huán)境仍能保持清醒,憂患意識強,故能防微杜漸。再次,由于他們有高遠的追求并領(lǐng)悟人生,故不屑權(quán)勢更不懼權(quán)勢。能讓他們動心的是面對貧苦無助之人,予以同情,加以救助。

一念之微天理人欲

訓(xùn)曰: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是故心存私便是放,不必逐物馳騖然后為放也。心一放便是私,不待縱情肆欲然后為私也。惟心不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贝颂熘耘c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注解

放:恣縱,放任。逐物:追求物質(zhì)享受。馳騖:奔走。役:驅(qū)使。泰然:安詳閑適的樣子。

譯文

人的思想,哪怕是極微小的一個念頭,如果不是在思考人生的道理,就是在思考自己的七情六欲。因此心中存有私欲,就是放縱自己,不一定只有為追求物質(zhì)享受而奔走不停才稱得上是放縱。思想稍一放縱,便是私,不用等到放縱自己的欲望之后才被稱為私。只有內(nèi)心不被耳目口鼻所驅(qū)使,才能得到安詳閑適。所以孟子說:“耳朵、眼睛這類器官所聽所見,不加以思考,就會被外物所蒙蔽,因為耳目這些東西一與外物接觸,便會被外物吸引而不能自己停止。心這個器官是用來思考的,思考才會發(fā)揮它的功用,不思考就不會有所收獲。心是上天賜予我來思考的。先樹立起遠大的志向,那么耳目之類次要的器官便不能將心中的志向奪去。如此就可以成為高尚的人了?!?/p>

評語

每個人都有良知,作惡而知可恥,惟恐被人知道,還有羞恥之心,就證明他還不為大惡,因為無恥之恥才是真正恥辱,即所謂恬不知恥。孟子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有這種羞惡之心乃是維持人性不墮落的基石。但是世俗的急功近利,往往為偽君子提供了空間;人際間的爾虞我詐則為作惡者提供了繁衍的溫床。一個正直的人,在生活中必須時時以自己的正氣來識別和戰(zhàn)勝種種丑惡的侵襲。

康熙的庭訓(xùn)格言,循循善誘,為的是為大清王朝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君王。正如康熙所言,君王皇帝也是人,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存天理,滅人欲,對凡人百姓來講,似乎有些苛刻,但在手握千萬人生殺大權(quán)的帝王來講,一己私欲,常常是千百人的禍患。

約束下人禁其滋事

訓(xùn)曰:爾等平日當時常拘管下人,莫令妄干外事,留心敬慎為善。斷不可聽信下賤小人之語。彼小人遇便宜處,但顧利己,不恤惡名歸于爾等也。一時不謹,可乎?

譯文

你們平日應(yīng)當經(jīng)常約束、管理下邊的傭人,不要讓他們膽大妄為干預(yù)皇宮外面的事,要引導(dǎo)他們將注意力放在對上、對事的恭敬、謹慎和為善上面,斷然不可聽信那些出身低微的小人說的話。他們那些人,遇到有利可圖的事,只貪圖讓自己多得好處,并不顧惜把壞的名聲帶給你們這些主子。所以,你們一時不注意、不謹慎,讓他們鉆了空子,這怎么可以呢?

評語

知道如何用人是王者之道,知道怎么辦事是為臣之道。善用部下,各負其責(zé),是治理一個國家或領(lǐng)導(dǎo)一個團體的根本大計。古代賢明有為的帝王能夠用人所長,長治久安,這是一個主要條件,是他們成功的基礎(chǔ)。

心靜身涼祛暑之要

訓(xùn)曰:汝等見朕于夏日盛暑不開窗、不納風(fēng)涼,皆因自幼習(xí)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此正古人所謂“但能心靜即身涼”也。且夏月不貪風(fēng)涼,于身亦大有益。蓋夏月盛陰在內(nèi),倘取一時風(fēng)涼之適意,反將暑熱閉于腠理。彼時不覺其害,后來或致成疾。每見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調(diào)者,皆因外貪風(fēng)涼而內(nèi)閉暑熱之所致也。

注解

腠理:中醫(yī)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和皮膚的紋理。

譯文

你們見我在三伏盛夏不開窗戶,不吹涼風(fēng),這是從小形成的習(xí)慣,也是由于心中清靜,所以身體不覺熱。這正是古人所說的“只要心靜,身體自然清涼”。盛夏不貪一時涼快而吹風(fēng),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因為盛夏酷熱,陰氣存于體內(nèi),要是貪圖一時涼快而吹風(fēng),反而會將暑氣關(guān)閉在體內(nèi),不能散發(fā)出來。當時不覺得有什么不適,以后或許會導(dǎo)致疾病。我經(jīng)常遇見深秋季節(jié)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的人,都是因為夏天貪圖風(fēng)涼而將暑氣關(guān)閉于體內(nèi)而造成脾胃不和的。

評語

人們有“心靜自然涼”的經(jīng)驗。夏季炎熱是自然現(xiàn)象,人通過心理調(diào)節(jié),可以從心理上去熱。這也是養(yǎng)生家所提倡的修行功夫,一個道行達到爐火純青的出家人,六根清凈四大皆空,對寒暑冷熱自然能泰然面對,因此佛家有一句“安禪何必須山水,減去心頭火亦涼”的名句??滴踉诖烁嬲]兒孫的全是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

食宜淡薄于身有益

訓(xùn)曰:朕每歲巡行臨幸處,居人各進本地所產(chǎn)菜蔬,嘗喜食之。高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于身有益。所以農(nóng)夫身體強壯,至老猶健者,皆此故也。

注解

巡行臨幸:即巡幸。指帝王到各地巡視。居人:當?shù)厝恕?/p>

譯文

我每年外出巡視,所到之處,當?shù)厝司透髯赃M獻本地出產(chǎn)的瓜果蔬菜,我很喜歡吃。上了年紀的人飲食應(yīng)該清淡一些,經(jīng)常吃些蔬菜,這樣可以少生疾病,對身體健康有好處。農(nóng)民身體健壯,到老仍健康無病,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常吃蔬菜。

評語

康熙在這里告誡兒孫,多吃蔬菜對身體有益。上了年紀的人粗茶淡飯,多吃蔬菜,口味力求清淡,方能保持健康的身體。這是經(jīng)驗之談。從今天保健衛(wèi)生的角度看,也是對的。

酒傷身心能飲不飲

訓(xùn)曰:朕自幼不喜飲酒,然能飲而不飲,平日膳后或遇年節(jié)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點酒不聞?wù)?,是天性不能飲也。如朕之能飲而不飲,始為誠不飲者。大抵嗜酒則心志為其所亂而昏昧,或至疾病,實非有益于人之物。故夏先君以旨酒為深戒也。

注解

心志:思想志向。旨酒:美酒。

譯文

我從小不喜好飲酒,不過,我是能喝酒而不喝酒的人,平時在飯后或遇到逢年過節(jié)舉行筵宴的日子,我只喝一小杯。有的人一點酒也不能喝,這是他天生不能飲酒。像我這樣能喝酒而不喜好喝酒,才稱得上是真心的不好飲酒之人。一般來說,嗜好飲酒的人,他的思想、志向會被酒所迷亂,從而糊涂、愚昧,或者導(dǎo)致生病。酒這東西,實在是對身體沒有一點好處??!所以,古代夏朝的先君都將貪戀美酒作為最要緊的戒法來執(zhí)行?。?/p>

評語

酒有害身體健康,如果能夠做到不飲最好。像康熙皇帝那樣,能飲而不飲,非得有很強的自律精神不可。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訓(xùn)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庇衷唬骸爸悴蝗瑁共淮?,可以長久?!蹦魏问廊艘虏贿^被體,而衣千金之裘猶以為不足,不知鶉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腸,羅萬錢之食猶以為不足,不知簞食瓢飲者,固自樂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味。此非朕勉強為之,實由天性使然,汝等見朕如此儉德,其共勉之。

注解

知足:自知滿足。知止:懂得適可而止。鶉衣:鶉,尾禿,故用以形容衣服破舊襤褸。缊:新繭和舊絮。自若:自如,無拘束,像原來的樣子。羅:陳列,擺放。簞食瓢飲:喻生活清苦。肴:指魚肉一類葷菜。饌:食物。兼味:兩種以上的菜肴。

譯文

老子說:“自我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庇终f:“自知滿足的人不會招來屈辱,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碰上什么危險,這種人可以永保平安?!睘槭裁词篱g的人明知道穿衣服是為了遮蓋身體,而有人卻身著價值千金的裘皮衣服還感到不滿足?他們不知道身穿舊衣破襖的人也有無拘無束的自由自在;同樣,人們吃飯也只不過為了充實腸肚,而有的人一頓飯花一萬錢仍感到不滿足,他們哪里知道生活清苦、飲食清淡的人也自有不與外人述說的樂趣。我一想到這里,就感到知足了。我雖然貴為天子,但穿衣服也只求合身;我雖有天下的財富,但每天日常用餐,除了賞賜給他人外,留給自己吃的菜肴從來不超過兩種以上。這并不是我要勉強這樣做,實在是由于我的天性如此。你們看到我如此崇尚節(jié)儉的德行,就一定要共同努力,相互勉勵自己這樣做。

評語

康熙幼年喪母,由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撫育,這位祖母按照未來君王的目標培養(yǎng)她心愛的孫子,標準高,要求嚴。康熙自幼年學(xué)步時起,凡飲食、動作、言語,皆有規(guī)矩,雖平時一人獨處,亦必須自覺遵守,不得越矩超規(guī),節(jié)儉和禮儀就是這一時期養(yǎng)成的習(xí)慣。

康熙身為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能夠以儉樸為樂,以知足為榮,是十分了不起的。僅憑這一點,證明康熙皇帝為后人推崇不是偶然的。

勤儉敦樸惟念民艱

訓(xùn)曰:嘗聞明代宮闈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宮人,幾至數(shù)千。小有營建,動費巨萬。今以我朝各宮計之,尚不及當日妃嬪一宮之數(shù)。我朝外廷軍國之需與明代略相仿佛。至于宮闈中服用,則一年之用尚不及當日一月之多。蓋深念民力惟艱,國儲至重,祖宗相傳家法,勤儉敦樸為風(fēng)。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币源藶橛?xùn),不敢過也。

注解

宮闈:宮中后妃居住的地方。食御:指皇宮里吃的、用的。掖庭:宮中旁舍,妃嬪的住地。動:動輒。軍國:指軍務(wù)國政。敦樸:純真、樸素。

譯文

我曾經(jīng)聽說明代后宮之中,吃的用的花銷很大。后宮的妃嬪、宮女等,有數(shù)千人之多。稍稍有個建造,動輒花費就是數(shù)萬?,F(xiàn)在,就拿我們清朝各宮計算,尚且還達不到當時明代皇宮中一宮妃嬪的人數(shù)多。我朝的朝廷和軍務(wù)國政所需經(jīng)費和明代大致相仿。至于后宮的花費,我朝一年的費用還趕不上當時明朝一月的費用。這是因為,我深知老百姓的財力艱難,國家的儲備至關(guān)重要,而祖宗流傳下來的家法,又是以勤儉、純真、樸素為風(fēng)氣。古人有這樣一句話:“讓一人治理天下,但不能讓天下供奉一個人?!庇眠@句話作為訓(xùn)言和座右銘,不敢超過?。?/p>

評語

明清兩朝的后期,都是以腐敗而臭名昭著的。在明朝后期,一方面是皇宮里的驕奢淫逸,大事鋪張浪費,另一方面是朝廷對官吏的低薪制。顯然,皇帝由于國庫拮據(jù),不能給臣屬以優(yōu)厚待遇,只好對下邊的貪贓枉法行為,采取默許或縱容的態(tài)度。清朝入關(guān)后,秉承明制,對官吏仍然實行低薪制??滴踉谶@篇庭訓(xùn)中總結(jié)明代宮廷奢靡已極的歷史教訓(xùn),通過對比,再次強調(diào)繼承勤儉、淳樸家風(fēng)的重要性。一個封建皇帝,能把生活上保持儉樸作風(fēng)與治國相聯(lián)系,并說出了“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這樣的話來,堪稱目光遠大。然而歷史的發(fā)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晚清的腐敗,包括皇帝和官吏都達到歷史之最,這想必出乎康熙的預(yù)料吧。

雷雨大作不躲樹下

訓(xùn)曰: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于大樹下。昔老年人時時告誡,朕親眼常見,汝等切記!

譯文

每當傾盆大雨、急雷驟作之時,千萬不要站在大樹底下。以前,老年人經(jīng)常告誡我們,我也曾經(jīng)親眼看到此類事情,你們要一定牢記住??!

評語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作為皇室貴胄,自然更應(yīng)該珍惜生命??滴踉谶@篇庭訓(xùn)中告誡兒孫,雷雨時,萬萬不要站在大樹下面,以防雷擊死傷。可見康熙對兒孫的一片愛心,也可一窺康熙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是十分細致的。封建迷信中,把自然雷擊解釋為雷公替天行道,懲罰惡人,康熙學(xué)習(xí)過西方科學(xué),對雷擊的認識已超脫迷信教條。當然,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是使后人少犯錯誤的一條途徑。

偏好一藝必為所溺

訓(xùn)曰:為人上者,用人雖宜信,然亦不可遽信。在下者,常視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則下必投其所好以誘之。朕于諸藝無所不能,爾等曾見我偏好一藝乎?是以凡藝俱不能溺我。

注解

信:信任。遽:倉猝。巧:虛偽不實。偏好:特別的或不正當?shù)膼酆?。溺:沉迷,嗜好?/p>

譯文

作為上層人物,用人雖然應(yīng)該信任,但是也不能輕易信任人,因為下邊的人常常窺伺上層的人的意向而虛情假意地投其所好。如果上層的人一旦有某種特殊愛好,那么下邊的人就一定會投其所好而誘惑之。我對于各種技藝游戲無所不能,你們可曾見到我偏愛過某一種技藝嗎?所以,任何技藝游戲都不能使我沉迷。

評語

少年時的康熙曾有過拒收黃鸚鵡的故事。那年小皇帝十歲,軍前某大帥為討小皇帝的喜歡,將一罕見的黃鸚鵡裝入金籠貢上。康熙見到貢品不僅未給獎賞,反而斷然拒收并嚴厲批評。原來,其祖父太宗皇太極曾拒收下人呈獻的銅嘴雀,并說:“此雀雖有好音,可以悅耳,然玩物喪志,昔賢垂誡,不宜近也?!弊婺赴堰@個動人的故事講給康熙聽,在他幼小的心靈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而有拒收黃鸚鵡的故事發(fā)生??滴踹@番訓(xùn)誡,站在一國之君的立場上,認為對所用之人必須進行考察,對曲意逢迎,極力投其所好者,要時時加以警惕。作為皇帝,更不能玩物喪志,沉溺于各種技藝游戲之中。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