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1298  |  更新時間:2012-08-20 16:59:28  |  分類:

軍史鄉(xiāng)土

第5章

這個情節(jié)生動的傳說是真的嗎?歷史學家們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羅馬傳說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這個羅慕洛搶親就更是子虛烏有了。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蒙森極力認為這個傳說純屬編造。他在厚厚的著作《羅馬史》中,對此事只字不提。他曾發(fā)表言論說,根據(jù)他的考證,薩賓城距羅慕洛創(chuàng)建的羅馬城很遠,他們是不可能發(fā)生搶親的事情的。還有人認為,這個傳說自然是不可靠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某些歷史的真實。比如薩賓人和羅馬人的,結合,不僅在這個傳說里有,而且在許多古代歷史記載上都有,因此全盤否定這個傳說,是一種不科學的態(tài)度。

也有人認為,這個傳說的可信度是很大的,證據(jù)是新近意大利考古學家在羅馬城北40里處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城,根據(jù)其中的文物,學者們考證出這就是傳說中薩賓人居住的地方,并且古城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而傳說中羅慕洛創(chuàng)建羅馬城的年代是公元前753年,二者正好一致。但是持相反意見者認為,薩賓古城的發(fā)現(xiàn),只能證明一個問題:薩賓人確實是羅馬人的近鄰,但是卻證明不了羅慕洛曾誘拐過薩賓婦女,也無法證明薩賓人和羅馬人最后合成了一個公社。有些學者提出,羅慕洛這個人物太有傳奇性,比如說他是戰(zhàn)神馬爾斯的兒子,比如說他吃狼奶長大……因此是不是存在羅慕洛還是個謎,更別說關于他搶親的事了。

荷馬史詩的作者之謎大約在公元前9世紀至前8世紀左右,古希臘產(chǎn)生了一部史詩巨著,直到今天,人們翻開這部史詩,還是會立刻沉浸到它強大魅力的藝術世界里。的確,這部史詩影響了世界上一批又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幾乎沒有一個文學愛好者不從中獲益。

但是這么一部文學巨著,人們對它的作者卻知之甚少。因為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以后,希臘的歷史學家、批評家才著手研究、調(diào)查有關作者的資料,而荷馬史詩對于那時的希臘人,無異近代人眼中的史前神話。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了解的荷馬史詩,還不如今天讀者所了解的莎士比亞戲劇詳細。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莎士比亞生活在印刷術盛行的時代,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劇本,而在當時的希臘,即使是一些受過教育的人,也很難有機會見到荷馬史詩的手稿本,只是以某種形式在心中記憶他的詩而已,至于具體采用什么記憶方式,我們今天已經(jīng)不得而知。或許在公元前6世紀,由文學家、哲學家柏拉圖整理了荷馬的詩文,且以一定形式記載下來。但是對于他的作者究竟是誰,卻沒有任何的資料以供參考。

荷馬

一般認為,荷馬史詩的作者是盲詩人荷馬(Homeros,在愛奧尼亞土語里就是“盲人”的意思),但是對于這位盲詩人的出生地,卻有眾多說法。因為《荷馬史詩》在世界上的巨大影響,一個城邦如果被看作是荷馬的故鄉(xiāng)便有著莫大的榮耀,因此有密而納、科絡豐、皮羅斯、西俄斯、雅典、阿爾格斯等眾多城邦爭先恐后地宣稱是荷馬的故鄉(xiāng),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地方以自己培育了一個“偉大的詩人荷馬”而感到自豪。事實上,在古希臘,雖然人們不知道荷馬個人的具體資料,但是并不否認盲詩人荷馬的存在,他們承認荷馬就是荷馬史詩的作者。柏拉圖曾在《理想國》中指出,當時人們尊敬荷馬,認為他“教育了希臘人民”。直到18世紀以前,這種看法在歐洲一直占主流。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