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舍得 > 8舍棄世俗的偏見,相信自己
8舍棄世俗的偏見,相信自己
作者:墨竹   |  字?jǐn)?shù):2017  |  更新時間:2016-07-15 10:41:10  |  分類:

社科心理

從前,有一個人問一位禪師:“禪師,我把一只鵝養(yǎng)在一個很小的瓶子里,瓶口很小,慢慢地,鵝長大了,出不來了。我現(xiàn)在不能打破瓶子,如何讓我的鵝走出來呢?”

禪師淡淡一笑,說:“為什么不能打破瓶子?”

那個人說:“如果我打破瓶子,會傷到無辜的鵝。”

禪師說:“誰說打破瓶子,一定會傷及鵝。不打破瓶子,才叫傷害鵝?!?/p>

這個故事雖然簡短,但卻意味深長。禪師的話充滿寓意,他在提醒人們不要作繭自縛,不要被固有的偏見影響。有時候,世俗的偏見就像那個養(yǎng)鵝的瓶子,如果不將其打破,掙脫偏見的束縛,我們就很難輕松自由地生活。

世俗的偏見就像一把殺人于無形的利刃,對于某些偏見,如果我們不去糾正,不跳出來,就意味著隨波逐流,更意味著自我傷害。

在著名作家杏林子現(xiàn)代寓言這本書里,有一個長了三只耳朵的兔子。這只兔子被同伴嘲諷,被同伴戲弄,大家都說它是怪物,說它是異類,不愿意和它玩。它感到非常痛苦,經(jīng)常躲在無人的角落舔舐傷口。

有一天,它作了一個決定——割掉多出來的耳朵。從那以后,它和大家一模一樣,再也不受大家的排擠,它感到快樂極了。

時隔不久,它來到另一個森林游玩,它看到了驚人的一幕:眼前的兔子竟然全都是三只耳朵,就像它以前那樣。由于這個時候它少了一只耳朵,和那些三只耳朵的兔子不一樣,因此它們都嫌棄這只兔子。它只好怏怏不快地離開了。

從那以后,這只兔子形成了一種認(rèn)識:只要和別人不一樣的,就是錯的!因此,它不停地模仿別人,永遠(yuǎn)和別人保持一種風(fēng)格,生怕自己被別人孤立,但是它在不停地改變中絲毫感覺不到快樂。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人的自信心就如同那只兔子一樣,是相當(dāng)脆弱的,對很多事情的擔(dān)心,對很多偏見的堅信,導(dǎo)致我們經(jīng)常處于不快樂的狀態(tài)中。事實上,偏見產(chǎn)生于無知,這種無知既表現(xiàn)在對自我的認(rèn)識不足,也表現(xiàn)在對他人的認(rèn)識不足,更表現(xiàn)在對這個世界的認(rèn)識不足。

生活中,很多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往往“只抓一點,不及其余”,這種以偏概全的做法既會傷害別人,也會困擾、煩擾自己。比如,有個女人結(jié)婚后和老公感情不太好,兩人經(jīng)常吵架。于是,她見人就說:“農(nóng)村男人千萬嫁不得?!痹瓉磉@個女人是城里的富家女,而她的老公是農(nóng)村人,陰差陽錯,他們走到了一起??墒墙Y(jié)婚后,爭吵就沒有斷過,于是女人有了荒謬可笑的論斷。

之所以說那個女人的論斷是荒謬可笑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世間之大,農(nóng)村男人很多,為什么別的女人能和農(nóng)村男人結(jié)婚,能夠創(chuàng)造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再說了,往后退三代,誰不是農(nóng)村人?由此可見,世俗的偏見害死人,既害了那個女人,也害了那個男人,讓他們沉浸在爭吵不休的家庭氛圍中,甚至還會波及其他人,有可能讓與她有類似遭遇的女人堅信她的片面論斷。

事實上,人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一旦被偏見影響,我們的眼睛就會失去客觀與公正,我們就容易帶著主觀偏見去看人、看事,這樣不僅容易誤會別人,影響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還會導(dǎo)致我們錯誤看人,把自己引入歧途。舉個例子,有些人見到大方、講義氣的人就與之交往,認(rèn)為這種人爽快、靠譜,可以為兄弟兩肋插刀,于是與他們打成一片,結(jié)果在他們的影響下,變得無惡不作。為什么這樣呢?因為那些大方的人,可能是一些地痞、流氓、混混,喜歡打架、斗毆。因此,無論是看人看事,都應(yīng)擦亮雙眼,舍棄偏見。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有勇氣挑戰(zhàn)偏見、打破偏見,堅決不讓偏見束縛我們的手腳,束縛我們的靈魂。當(dāng)偏見干擾我們時,我們應(yīng)該保持自信,堅定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屬于自己的快樂,用實際行動打破別人對偏見的迷信,從而喚醒別人。

老烏鴉對小烏鴉說:“孩子,你長大了,應(yīng)該自立門戶了。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人們都不喜歡我們,說我們是喪門星。所以,你千萬不要飛到村子里,否則,人們會殺死你的。”

小烏鴉嘴里頻頻說“是”,但腦子里卻半信半疑,心想:難道人類真的這么討厭我們嗎?

接著,老烏鴉又對小烏鴉說:“孩子,你也不要和其他動物玩,因為它們看不起我們,說我們只吃動物的尸體?!?/p>

小烏鴉很不服氣,說:“沒我們吃死尸,那么到處都會是臭氣!”

之后,小烏鴉告別了父親,但它卻把父親的話拋到了腦后,它飛進(jìn)樹林,和麻雀交朋友;它飛到村子,和小孩子嬉鬧;它飛到田間地頭,和溪水做伴,它每天都生活得很開心。

有些人就像那只老烏鴉,心里存在很多偏見,認(rèn)為別人不喜歡自己,認(rèn)為自己和別人不是同類,于是選擇獨來獨往,卻不知,并不是世界為他們關(guān)上了交往之門,而是他們自己關(guān)上了心門,與世界對立起來。如果能像那只小烏鴉一樣,相信自己,大膽地飛出去,大膽地與外界接觸,也許他們會發(fā)現(xiàn)世界完全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可怕的不是別人對我們存在某些不利的偏見,而是我們對別人的那些偏見深信不疑。其實,我們最需要的是相信自己,用努力證明自己,這樣別人自然而然會改變對我們的看法。同樣,我們也應(yīng)該舍棄偏見,不戴著有色眼鏡對待別人。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才能做自由的自己,才能享受到幸??鞓返纳?。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jìn)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