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入室搶劫案,被告在法庭上一口咬定自己沒有入室搶劫。為了核實事實,審判長準備把被告的妻子傳到庭上作證。但由于一時著急,他竟然脫口說道:“把被告的老婆傳上來?!?/p>
頓時,法庭現(xiàn)場一片嘩然,嚴肅的氣氛立即被沖淡了。
法庭之上,審判長應該用法庭用語,宣布“傳證人某某某到庭”。這才是符合場合的話語。而他不注意場合,說出日常用語,自然壞了法庭的規(guī)矩。由此可見,說話分場合非常重要。只有依據(jù)不同的場合,選取最恰當?shù)恼Z言,才能準確到位地表達思想感情,才能說得恰如其分。這就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可以說“拿什么鑰匙開什么鎖”。通常來說,說話要看以下幾種場合:
自己人場合和外人場合。對自己人關起門來說話,可以無話不談,甚至可以說些放肆的話。而對外人說話,要注意措辭,要懷有戒心。正所謂“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要努力避免“亂放炮”、得罪人。
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在正式場合說話要嚴肅,事先要有所準備,不能胡言亂語。在非正式場合,說話可以隨意一些,就像聊家常一樣,在輕松的氛圍中交流感情。切記,在正式場合講話要注意措辭,不要講一些俗不可耐的話;在非正式場合說話要通俗易懂,而不要文縐縐的。
莊重場合與隨便場合。比如,你參加老人家的壽宴,見到壽星時可以說:“我特地來看望您的!”這樣顯得莊重、有誠意。如果你對壽星說:“我是順便來看你的?!本惋@得很隨便,沒有誠意了。當然,在隨便的場合可以這么說,以減輕對方的負擔。比如,鄰里之間串門時,可以說得隨便點。
喜慶場合與悲痛場合。一般地說,說話要注意場合中的氣氛。在別人辦喜事時,最好別說悲傷的話題;在別人辦喪事時,不要嘻嘻哈哈,說逗樂的話題。否則,別人會說你太不懂事、太沒教養(yǎng)了。
說話除了要看場合,還要看對象。俗話說:“見什么菩薩卜什么卦,看什么人說什么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地位、長幼之分,在說話之前,一定要清楚別人的身份。比如,和老人家說話,要多用敬語,要表達禮貌,比如,“大爺,您好!”和孩子說話,要力求通俗易懂,簡單明了,而不要裝腔作勢;和下屬說話,要注意語氣,不要太過隨便;和客人說話,要杜絕生硬的口氣,避免使用套話。總之,說話之前要看看你面前是什么人,這樣才能達到妙語生花的效果。
珍珍是一名優(yōu)秀的餐廳服務員,她在接待客人的時候,非常善于看對象說話。
當她看到知識分子進店時,就說:“同志,請到這邊坐。想要清淡口味的,還是偏辣的?拌雞絲或溜里脊怎么樣?”
當她看到工人進店時,就說:“師傅,剛下班吧,想吃蓋澆飯,還是拉面呢?”
當她看到鄉(xiāng)下老大娘進店時,就說:“大娘,來了啊,身子骨真硬朗啊,您想嘗點啥?”
與知識分子打招呼文雅、委婉;與工人同志打招呼直接、爽快;與老大娘打招呼通俗、樸實。這樣就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不同的說話對象,讓人覺得珍珍的談吐有親和力。
事實上,說話看對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做一個有心的女人。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仔細品味人家的身份、地位、學識,用符合他口味的說話方式與他交流。
一般說來,與誠實、嚴謹、老練的人說話,要注意表達尊敬的態(tài)度,說話要穩(wěn)重一點。既不要高談闊論,也不要巧舌如簧,而應該讓你的語言樸實無華,直而不曲,給人一種老實、敦厚的印象;與性情豪放、粗獷的人說話,要表現(xiàn)得耿直、爽快,甚至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表現(xiàn)得是非、善惡分明;與學識淵博的人說話,你不妨以理論為題談起,引經(jīng)據(jù)典,而且要注意措辭文雅和含蓄,顯得謙虛好學。
總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用不同的談話方式適應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對象,這樣你就會成為受歡迎的女人。
話要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說起
在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你最好事先對他有所了解,清楚他得意的事情、感興趣的事情、關心的事情。見面之后,你就可以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說起,迅速打開對方的話匣子,以消除你們初次見面的尷尬氣氛。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當你和別人說他得意之作時,他定然會產(chǎn)生濃厚的談話興趣,然后滔滔不絕地向你介紹那件事,你只需認真傾聽,時不時發(fā)出好奇的提問就可以了。相信他在興奮之余,也會對你產(chǎn)生好感。
下面這個故事對老實女人非常有啟發(fā)意義:
伊斯曼是美國柯達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坐落在羅徹斯特的一座音樂堂、一座紀念館和一座戲院都是他曾經(jīng)捐贈巨款建造的。很多制造商都想承接這批建筑物內(nèi)的座椅,彼此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是每個找伊斯曼談生意的商人都敗興而歸。在這種情況下,有位座椅公司的經(jīng)理亞當森前來拜訪伊斯曼。
亞當森首先見到了伊斯曼的秘書,秘書對他說:“很明顯你非常想得到這筆生意,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伊斯曼先生是個大忙人,也是一個嚴厲的人,你進去之后要快點講,不要讓時間超過5分鐘?!眮啴斏χf“知道了”。
在秘書的引導下,亞當森走進了伊斯曼的辦公室,他看見伊斯曼正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上埋頭苦干。亞當森不好意思打擾伊斯曼先生,只好靜靜地站在那里,仔細地打量那間辦公室。
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頭發(fā)現(xiàn)了亞當森,便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亞當森沒有直接回答伊斯曼的問題,而是說:“伊斯曼先生,剛才我在靜靜等待您的時候,仔細觀察了您這間辦公室。我本人是從事室內(nèi)木工裝修工作的,但恕我直言,我從來沒有見過裝修這么精致的辦公室?!?/p>
伊斯曼回答說:“哎呀!要是你不說,我還真忘了這件事。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建好之后我非常喜歡,但是后來一忙,一連幾周都沒有機會好好欣賞它了?!?/p>
亞當森走到墻邊,伸出手在木板上擦了擦,說:“我想這是英國橡木,對吧?意大利的橡木質地應該不是這樣的?!?/p>
“是的”,伊斯曼聽到亞當森的話,顯得有些激動,他站起來說,“那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我一位專門從事室內(nèi)橡木研究的朋友從英國幫我訂的貨?!?/p>
就這樣,伊斯曼和亞當森開心地聊了起來。他把室內(nèi)所有的裝飾一一向亞當森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再談到顏色,再談到價格。在整個過程中,亞當森始終微笑著傾聽,顯得饒有興趣。之后亞當森詢問伊斯曼的經(jīng)歷……他們談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一直談到中午。
結果可想而知,亞當森順利得到了這筆生意,而且他和伊斯曼先生還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為什么伊斯曼和亞當森談興濃厚?為什么他把那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呢?這與亞當森的口才有很大的關系。他懂得從伊斯曼先生得意的事情說起,一下子滿足了伊斯曼先生的自尊心,激發(fā)了伊斯曼先生的談話興趣,由此贏得了伊斯曼先生的好感,最后得到了那筆大生意。假如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很可能沒講5分鐘就被伊斯曼先生趕出來。
人都喜歡被恭維、被贊揚。在與人交談時,先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說起,就是一種高明的恭維和贊揚。當你對別人的得意之作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時,間接地表明你認同這個人,表明你和他志同道合,這自然容易贏得他的好感。
孔子說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談得來,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比如,當你拜訪一位陌生人時,看見他手里拿著一個東西,你可以問:“你對這個感興趣?看來你是這方面的行家,我也對這個感興趣,正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這樣你們的談話就會順利進行下去。
試想一下,假如兩個人都對象棋感興趣,你們以此為媒介物,就能順利地聊開。你可以聊聊下棋的情趣及車、馬、炮的運用,也可以請教他最得意的招法,還可以找個合適的場所擺上一局,切磋一下,等等。如此,你們肯定談得十分投機。就算你對象棋不太了解,只要你耐心傾聽,適時提問,也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恭維對方的話,一定要說到點子上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想贏得別人的好感,就有必要學會恭維對方。恰當?shù)墓ЬS、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能讓別人開懷一笑,從而拉近他與你的心理距離,促進你們更好地溝通。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看見他客廳的墻壁上有一幅色彩明麗的山水畫,你可以贊揚道:“這幅畫真不錯,給客廳增加了好多神韻,是誰買的呢?真是好眼力!”也許你這句不經(jīng)意的贊美,會讓朋友獲得意外的驚喜,大大增進對你的好感。
有一對夫婦結婚8年,一直沒有孩子,為了彌補內(nèi)心的空虛,夫人養(yǎng)了幾只小狗,對小狗非常疼愛。
一天,先生和夫人在家看電視,一個女汽車推銷員上門推銷汽車。進門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這對夫婦家里有幾只小狗,忍不住對夫人養(yǎng)的狗大加贊賞,說狗的毛色純潔、有光澤,黑眼圈,黑鼻尖,是最名貴的一種狗。還巧妙地恭維夫人對狗照顧得細心周到,并表示自己也非常喜歡小狗。
夫人聽了這位銷售員的恭維,頓時有些飄飄然,以為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名貴的狗,情不自禁地對那位推銷員產(chǎn)生了好感。
推銷員走后,夫人忍不住勸說丈夫買車,正好丈夫也有買車的意向,于是就答應了。兩天后,當女推銷員打來電話時,這對夫婦痛快地表示要買她的車。就這樣,女推銷員順利賣出了一輛車。
希望獲得肯定、贊揚和恭維,這是人性的本能。無論是誰,都會在別人的贊美聲中開心起來,而我們贊美、恭維別人并不會因此受到損失,相反,還能給我們帶來無數(shù)的朋友,會讓我們更順利地辦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