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娛樂時尚 >中國藝術速讀 > 第六章
第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53200  |  更新時間:2012-08-20 17:12:54  |  分類:

娛樂時尚

第6章建筑藝術

中華建筑凝聚了人類幾千年的無量智慧,展示出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偉力,鐫刻著各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燦爛業(yè)績,體現(xiàn)了華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

建筑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有著許多相同之處,變化與統(tǒng)一、均衡與穩(wěn)定、比例與尺度、節(jié)奏與韻律。這些藝術詞匯既可以形容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藝術,也可以用來形容建筑藝術。

古代建筑

殷周時期建筑

史前時期后,進入了“殷商”時期。據(jù)史記記載,殷商始于湯武(公元前16世紀),終于辛紂(公元前11世紀),為周所滅,前后經(jīng)歷500余年。大略范圍在今之河南北部的安陽一帶以及偃師、洛陽等地。在此分析三個殷商時期建筑(遺址)。

一是位于河南偃師二里頭的“一號宮殿”。據(jù)考證,這是殷代的宮殿。從遺址可以看出,中間一個院子是主體建筑(宮殿),四周是回廊。這種格局可以看出已是內(nèi)向性的空間形式了,與后來的許多朝代的宮殿,在空間布局上是一致的。而從主體建筑的形式來看,這種建筑形式就是“四阿重屋”,即廡殿二重檐形式。據(jù)《周禮·考工記》記載,宮殿,“殷人四阿重屋”。這種建筑形式就是四坡屋頂;重屋者,即重檐屋頂。這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如明代所建的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乾清宮、午門及太廟等,均是這種屋頂。但有些細節(jié)則與現(xiàn)在的宮殿建筑有些不同。如柱,那時沒有斗拱,所以每柱位用三根柱支撐,不同于后來的一根柱。另外,當時的柱位數(shù)量是成單的(這里為九個),即九柱,所以間數(shù)是成雙的,八開間。這就不同于后來的建筑,在開間上總是成單數(shù),柱則成雙數(shù),如北京故宮太和殿十一間十二柱,乾清宮九間十柱等。當然后來的做法更合理,更科學。

二是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這個遺址規(guī)模甚大,包括王宮居住部分、宮殿部分和祭奠部分等。這里東面和北面有洹水,西和南設有壕溝,作為防御用。這部分位于今小屯村的東北隅。建筑群可以分為北、中、南三部分。據(jù)考古學家分析,北部為王宮居住區(qū);中部似有庭院式布局痕跡?;A下還有人畜葬坑。這里應是宮殿和祠廟部分。南部建筑基址均比較小,可能是統(tǒng)治者的祭奠場所,后來的朝代有南郊祭禮之說,也許就來源于此。

三是墓葬。那時奴隸主統(tǒng)治者死后的墓葬十分考究,其規(guī)模甚大。墓的平面近乎方形(當時的墓也有十字形的,側(cè)面兩端也做墓道),墓深達84米。南北兩端是墓道,北端的較陡,做踏級,南端的較平緩,為坡道,可能是安裝靈柩時的通道,墓連墓道全長達35米。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是為西周。當時周文王在灃河(位于今西安以西)西岸建立國都豐京。文王之子武士又在灃河東岸建立鎬京,二者合稱“豐鎬”。他們以此為都城,興兵推翻殷王朝,建立周王朝。

西周都城豐鎬及其建筑,根據(jù)不太充分的文獻資料,獲知城內(nèi)有宮、館、臺、廟等多種形式的建筑。但是,由于豐鎬遺址久遭破壞,所以詳情已難知悉了。據(jù)近年來的考古分析,早在豐鎬以前的周原地區(qū),就已出現(xiàn)了布局嚴謹對稱、結構精細實用、屋頂部分蓋瓦的宮殿建筑。豐鎬城中的宮殿建筑,也已有較高的工程技術水準。周初,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tǒng)治而營造的洛邑王城,其規(guī)制更為完整,左右對稱,并筑有內(nèi)城、外郭兩道城垣。估計豐鎬的城市規(guī)劃也相仿。

從考古的角度來看,西周最詳盡的建筑是今陜西岐山風雛村的一處建筑遺址,這座建筑從平面布局來看很像后來的多進四合院住宅,所以剛發(fā)掘出此處遺址時,認為這是一座西周住宅。但后來進一步分析,認定它是西周初期的一座宗廟,因為在這里又發(fā)掘到許多筮卜甲骨文片,識讀以后,才知道這是一個宗廟。不過我國古代的宗廟建筑形式,也很像住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建筑,也沒有留存至今的,同樣只能靠考古發(fā)掘(遺址)和文獻資料來認識和考證。當時的住宅型制,在空間結構上也同樣如此。

秦漢時期建筑

秦始皇政治上統(tǒng)一了天下,在建筑上,秦代的建筑也比較大氣,留存下來的最主要的二個建筑: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

其實,長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到了戰(zhàn)國時代“七雄爭霸”各自修筑邊城界墻,多為抵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及外來敵人所建。這些就是“萬里長城”的前身。秦統(tǒng)一中國后,為了防止北方少數(shù)民族(匈奴、東胡等)的侵犯,把燕、趙、秦的北方邊界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延長成為西起臨洮(今甘肅肅岷),東達遼東,長達萬余里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附近的驪山。這是一座偉大而神秘的皇陵。據(jù)《史記》記載,它的內(nèi)部構造,墓的底部在很深的水層以下,整個墓室融銅灌鑄以加固,墓室內(nèi)有宮殿及百官位次,各種奇珍異寶充塞其間。墓內(nèi)點著鯨魚油脂制成的長明燈。墓中還設有防止盜掘的自動發(fā)射的弩弓暗箭。墓頂上繪有日月星辰,下面是九州山河的模型,奇異的機械裝置驅(qū)使水銀在江河湖海的模型中不停地流動。

公元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漢長安城外形不甚規(guī)則,這也許是受到地形的影響。但有的史書上則說是其形狀是按星座而建的?!俺悄蠟椤隙贰?,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斗城是也?!?/p>

長安城內(nèi)街道寬暢,又植行道樹,形態(tài)壯觀。城內(nèi)宮殿占去幾乎一半面積。未央宮在城西南,長樂宮在城東南,北面還有桂宮、明光宮等。

長樂宮位于漢長安城的東南。以前殿、宣德殿、臨華殿、溫室殿等14座殿宇及鴻臺等許多建筑組成。

未央宮位于長樂宮之西,宮內(nèi)著名的建筑有40余座。未央宮主要的宮門有東門、北門,立東闕、北闕,闕內(nèi)還有司馬門。未央宮前殿為“大朝”,前面設端門。據(jù)現(xiàn)代考古工作者實測其遺址,未央宮近方形,周長8560米,面積約46平方千米。

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都城改在洛陽。漢光武帝時代(公元25~27年)在洛陽建造南宮,漢明帝時代(公元58~75年)建造北宮,漢和帝至漢靈帝時代(公元89~189年),又陸續(xù)建造了東宮、西宮等。

東漢洛陽南宮正門(即京城南面之正門)位于洛陽城偏東處。北宮在洛陽之東北。南北二宮相距7里。皇宮建筑以“木蘭棼撩,文杏為梁柱;金鋪玉戶,華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軒鏤檻,清瑣丹墀,左城右平;黃金為壁帶,間以和氏珍玉。風至,其聲玲瓏然也。”東漢宮殿雖比西漢長安的宮殿小,但其精致、富麗,也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隋唐時期建筑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建筑的成熟時期。隋代結束了長期分裂局面,統(tǒng)治時間雖短,但開鑿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河——南北大運河,興建了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建造了許多奢華的宮殿和園林,并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

唐代以西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長安城是在大興城的基礎上建造的,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劃最嚴密的城市。在8000余公頃的土地上布置宮殿、衙署、市場、廟宇、民居、水道、道路等建筑設施,道路方直嚴整,主次分明,建筑宏偉富麗。在洛陽建造了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萬象神宮,高294尺,寬300尺?,F(xiàn)存的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都是優(yōu)秀的唐代建筑。

唐代建筑不僅促進了中原地區(qū)的建筑繁榮,而且影響甚廣,被全國各地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廣泛仿效采用,其影響遠及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區(qū)。

兩宋時期建筑

五代以后,宋朝一統(tǒng)江山。公元960年,趙匡胤掃平諸小國,定國號“宋”。歷史上宋朝分為兩個階段:公元960年至1127年為北宋,與金戰(zhàn)爭后,失去北方大部分領土,在南方建立政權,是為南宋,直至1279年被元所滅。

北宋定都汴梁,又叫東京(當時稱洛陽為西京),汴梁即今之開封市。開封一地,其實在軍事上不怎么有利,無險可守。但因其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定都于此。都城既定,于是加強其城防工事。當時以三層環(huán)套的城墻,筑成東京城,有“固若金湯”之說。最中心的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機構之所在。正門叫丹風門,門上建宣德樓,高大華麗,反映出大國風度。北宋的東京十分繁華,內(nèi)城除各級衙署外,其余住宅、商店、酒樓、寺院、道觀、廟宇等不計其數(shù)。據(jù)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這里的許多金銀珠寶店,綾羅綢緞店等,都是高樓廣宇,而且買賣興旺,“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這里的酒樓,光是大型的“正店”,就達72家,小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酒樓門口,扎縛彩樓歡門,作為其行業(yè)的標志。最有名的酒樓是“樊樓”,是一座三層樓的建筑群,五座樓房各有飛橋相通,樓內(nèi)設雅座,珠簾繡額,達官貴人多來此光顧。

東京外城早在后周時就有了,到了宋真宗、神宗、徽宗時屢有加固。城高四丈,上有女兒墻,高約七尺。外城共有城門13座。三道城墻均有外壕。外城的城門除東、南、西、北為四條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門都有甕門三層,屈曲開門,以備城防之需。外城水門,據(jù)考證達九座。水門均設鐵裹閘門。

東京城市道路是以宮城為中心放射式與方格式相結合的路網(wǎng)系統(tǒng),大道正對各城門,形成“井”字方格路網(wǎng),次一級的道路也是方格形的。主要干道稱御路共四條:一自宮城宣德門,經(jīng)朱雀門至南熏門;二自州橋向西,經(jīng)舊鄭門到新鄭門;三自州橋向東,經(jīng)舊宋門到新宋門;四白宮城東土市子向北,經(jīng)舊封丘門到新封丘門。東京城內(nèi)不但道路很有特色,而且城內(nèi)河道也十分講究,城內(nèi)和四周有四條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與護城河連通。其中汴河橫穿城的東西,是城市的主要水上交通線,商業(yè)、貿(mào)易等相當發(fā)達。金水河通大內(nèi),是宮中用水之源。

在我國的建筑史上,祠廟建筑占有相當高的地位,早在西周已有了,到了北宋,這種建筑形式已相當完備。

祠廟建筑有一定的形式,從其平面布局來說,早期的祠廟形式較為簡單,為一間或多間的單體建筑。據(jù)《禮記·王制》中所說,周代“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這里的七、五、三指建筑的間數(shù)。從宋代起,祠廟形式更多,大小也很不一。比較小的廟只有一進,前后殿,中間院子,兩邊廂廡。更大的祠廟則形成多進的建筑形式。

1126年,金人占領中原,北宋告亡。宋室南渡,于次年建立南宋,年號“建炎”。后來定都杭州,并將杭州改名臨安,意為有朝一日要北定中原。從文化來說,北宋、南宋,還有遼、金及西夏,可以視為一體化。但南宋地處江南,在建筑(文化)上又有自己的特色。

臨安原叫錢塘,五代十國時為吳越國的都城。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錢镠為國王,后來雖被北宋統(tǒng)一,建都汴梁(今開封),但這里仍很繁華。北宋詞人柳永詞《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毫奢。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边@是對當時杭州之描述。

杭州既為都城,自然要擴建,并加固城郭。據(jù)宋人吳自牧著《夢梁錄》所記:“諸城壁各高三丈余,橫寬丈余。禁約嚴切,人不敢登,犯者準條治罪”。城四周共有十三座城門:東便門、候潮門、保安門、新門、崇新門、東青門、艮山門、錢湖門、涌金門、清波門、錢塘門、嘉會門、余杭門。城門外均有護城河,今杭州城東之河尚在。

南宋都城臨安比較特別:一是不規(guī)則,不對稱,依山、湖、江而成;二是皇宮位置在城的最南端,皇宮之北為都城,似乎很別扭;三是皇宮、太廟及其他官署位置也十分雜亂,沒有規(guī)章,這也許都處于“臨時安頓”、暫時將就。皇宮官署在城南的鳳凰山麓,東麓是皇宮,其北是三省六部、樞密院等。屋宇高大軒昂,也較有氣派。云錦橋和三省六部的官府大院相對,故此橋稱六部橋,今之橋仍是當時之原物。

南宋的臨安雖是一座自然形成的都城,但城內(nèi)布局還是有—定規(guī)則的,也有氣派。街道、河巷也比較有秩序。在街路河道的網(wǎng)格之間,分設九廂十余坊?!胺弧笔浅堑膬?nèi)部結構的一個單元,四周有高墻,與外界聯(lián)系出入有門兩至四個,坊內(nèi)有十字交叉的兩條大路,然后是小路,稱巷,又叫“曲”,宅舍入門就在巷內(nèi)。

遼、金、西夏建筑

遼存在于公元907~1125年,位于我國北方,與北宋對峙,以河間府、真定府以北約100千米處為界。遼都上京,位于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南。上京分南北兩城,今城之遺址尚在。北城是皇城,呈正方形平面,東西寬和南北長均約4里余。城內(nèi)正中今尚有高地,可能是當時遼國的皇宮,北端地形較規(guī)則,可能為禁苑。宮殿位于南端,這里還有寺院安國寺及綾錦院、內(nèi)省司曲院、瞻國省司二倉等。

金存在于1115~1234年,與南宋對峙,以泗州、襄陽、均州一帶為界。金最早是在今東北、內(nèi)蒙古東部一帶,其首府上京會寧,在今之黑龍江阿城縣南四里許。這里地形甚佳,西有高山為屏,東有阿什河。據(jù)研究此城為長方形,東西2300米,南北3300米。城墻土筑,今尚留存約5米高,3米厚的一些城墻。城四周各有門,外有甕城。城分南北兩部分,中設隔墻,墻中偏東處設門。南部靠西北處地勢較高,為宮殿所在,今還有宮城遺跡。宮殿區(qū)正門在南,與城的南門相對。正門前左右有高丘,是防御性的建筑。正門內(nèi)左右有廊(遺址),中間有三座建筑,今基址尚在。

1125年金滅遼,于貞元元年(1153年)將都城遷至中都(原為遼之南京,今之北京西南),并作大量的建設。金中都為兩套方城。外城東西寬約3800米,南北長約4500米。每邊設三門,城內(nèi)中部是皇城。道路從城門引伸,垂直交叉,形成規(guī)則的“井”字形?;食悄现休S線約2千米,兩邊皆建宮殿、寺廟等。宮城前有石橋及千步廊。進入宮城,至大殿,殿后中軸線上就是高高的天寧寺塔,今尚存。

金中都宮殿苑囿十分雄偉、輝煌。城東北建大型皇家園林,有宮殿,其中最大的宮殿是萬寧宮,即今之北京中南海。這座都城后來被元兵破壞,成一片廢墟。

西夏存在于兩宋期間。在唐宋時期,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一帶,黨項族勢力日益強大,北宋明道元年(t032年),在此建立西夏,定都懷遠,擴建城池,構建宮殿,定名為興州。西夏顯道二年(1033年)改名興慶府,并繼續(xù)大興土木。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元昊自立為“大夏皇帝”,定興慶府為國都。歷史上的興慶府,稱得上是一座“塞北江南”的城市,這里有不少的河流、湖沼,似是江南水鄉(xiāng)。從生態(tài)意義來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城市被稱之為“人形”的城市。興慶府城郭為長方形,“相傳以為人形?!背枪鶠檐|干,頭部乃是黃河西岸的高臺寺,雙足直抵賀蘭山。更神奇的是西夏王陵也與方形的唐宋陵園不同,其園墻長與寬之比為16∶1,正好與興慶城外郭的長與寬之比一樣。這個比值,其意義是指成人軀干的長與寬之比。巧的是它正符合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所提出的黃金比,即1618∶1。這里的“形”之城,還有一層意思是,整座城市有明顯的縱軸線和橫軸線,城門、道路、河渠、宮殿、坊里及各類構筑均呈左右對稱,前后有別、上下迥異的規(guī)則布局。興慶府城池的內(nèi)部結構就是如此布置的。“人形”城還有一層意義是城池本身與郊區(qū)具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遼代上京的宮殿,據(jù)記載建于遼天顯元年(公元926年),城分南北二城,北城為皇城,城內(nèi)正中偏北為宮殿之所在,今尚有約500米見方的高地。宮殿的中部,東西橫貫一條道路,通向皇城的東西門。道路以北的宮殿區(qū),正中為一座前為矩形后為圓形的基址,是主要的殿宇之所在。這種形式顯然有游牧民族建筑特征(有氈包之形)。

金代上京是金代早期建都之地,城中宮殿部分在城中偏西南處,其規(guī)模約560米見方。宮殿區(qū)正門向南開,與城的南門在同一條南北向的軸線上。門前左右有廊,兩廊之間有基址三座,前基較小,中基狹長(長約150米,寬約50米),后基與中基差不多,其后還有寬50米的南北基址,與更后面的另一基址相連。北面基址呈“工”字形,位于整個宮殿區(qū)的中央,為最主要的宮殿部分。這種宮殿布局是受北宋東京(開封)宮殿型制的影響。“工”字形宮殿中部左右各有橫墻基,與宮殿區(qū)的東西墻相接,并將整個宮殿區(qū)分為前后兩部分,相當于“前朝后寢”之制。“工“字形基址之北還有三處基址,兩側(cè)也有廊址??傊?,這種宮殿布局都與北宋都城東京的宮殿布局相似。

由于金代向南擴展,因此后來都城由上京移至中都。中都宮城做得更考究。宮城正門在南,門內(nèi)有龍津橋,其北即皇城正南門宣陽門,門內(nèi)左右兩側(cè)有文武樓,千步廊,再北是宮城正南門的應天門。千步廊東西相對,各250余間,平面曲尺形。東廊外有太廟、球場;西廊外有六部、三省。

遼代和金代的宗教,均以佛教為主,當時寺院塔幢建筑多得不計其數(shù),留存至今的也不少,但變化不多。

遼、金、西夏和元代的佛塔建造得也相當多。一般說,遼金時期的佛塔多密檐塔,元代的多為喇嘛塔。

元代時期建筑

元代都城元大都,即明清北京的前身。元大都是十三四世紀世界上最宏偉壯麗、規(guī)劃整齊的都城。在《馬可·波羅紀行》中有如此記述:“城是如此美麗,布置得如此巧妙,我們竟不能描寫它了!”元代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國號“元”,第二年初,國都從上都遷至大都,即北京。

元代為蒙古族,向南擴張后,努力漢化,因此元大都的規(guī)劃思想,則努力仿《周禮·冬官考工記》,所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分三套:外城、皇城、宮城。外城東西寬6635米,南北長7400米,共設十一個城門。城內(nèi)街道經(jīng)緯分明,布局規(guī)整。但蒙古人有自己的習俗和生活方式,反映在都城形態(tài)上,是在元大都的北部,建有一塊地方,模仿北方草原,供皇家子弟練習騎射。

元代的宮殿建筑也十分宏偉壯麗。在元大都中,皇城在都城的中部偏南。它的東宮墻在今北京南北河沿的西側(cè),西墻在今北京西皇城根一線,北墻在今北京地安門南,南墻在今北京的東、西華門大街南。南墻的正中是靈星門,就在如今北京的午門附近。皇城之內(nèi),以萬壽山、太液池為中心,大內(nèi)、隆福宮和興圣宮三組宮殿似三足鼎立合成一個整體。

宮城的正門是崇天門,十一開間,下開五個拱門,東西長62米,南北深18米。宮之門全用金鋪首、朱戶、丹楹、彩繪、彤壁,并以琉璃瓦飾屋面、檐脊。宮城四角均設角樓,用于守護,又添壯麗。崇天門外有三座玉石橋,三條路,中間為御道,刻有蟠龍。門內(nèi)又是一門,叫大明門,內(nèi)有大明殿,元朝皇帝就在這里登極,也是正旦壽慶會朝之所。大殿面闊也是十一間,東西長達67米。南北深40米,屋脊高30米。宮殿建筑華美,色彩絢爛。柱礎青石刻花,玉石圓潤。文石鋪地,丹楹飾金,并刻有蟠龍,朱瑣窗列于四面。內(nèi)全繪藻井,中設七寶云龍御榻,并設后位。壁前設科學家郭守敬(1231~1316年)所進七寶燈漏、貯水運轉(zhuǎn)機械等,小偶人逢時刻會捧出牌來,十分奇妙。此殿之后,有柱廊七間,深80米,寬15米,高17米。柱廊后為寢室五間,東西夾六間,連香閣三間,東西長47米,深17米,高23米。

大明寢殿東為文思殿,西為紫檀殿,以紫檀香木做成,鏤花龍涎香,間白玉飾壁面。后面為寶云殿,殿之左右又有文武二樓。寶云殿之后即延春閣。九開間,三重檐,相當豪奢。延春閣東為慈福殿,又叫東暖殿,西為明仁殿,又叫西暖殿。此外還有至德殿、東香殿、西香殿、宸慶殿等。

隆福宮在大內(nèi)的西端,其東為太液池,西為西御苑,為皇太后等人居住。此宮后來為光天殿。左、右二殿為青陽樓、明暉樓。其后為東、西二暖閣,后面還有針線殿。興圣宮在大內(nèi)之西,東為萬壽山,南為隆福宮,這里是皇太后及嬪妃們生活的地方。元武宗建興圣宮以后,皇太后多住在這里。英宗朝賀皇太后阿納失失里、寧宗朝賀皇太后卜答失里,都在興圣宮。

元代還有一處建筑是北京西北郊的居庸關云臺。居庸關建于秦代,北齊叫納款關,唐代叫薊門關,元代叫居庸關。云臺是關城中心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原來臺上有三座喇嘛塔,后被毀,今又重修。

云臺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平面為矩形,底部東西長2684米,南北深1757米。臺身斜收,頂部東西長2404米,南北深1473米。臺中開一半八角形石券門,寬632米,高727米,券洞長同云臺底部。門道可通車馬。臺頂有二層出挑石平盤,上刻云頭,下刻獸面及垂珠。臺頂四周石欄桿、望柱、欄板和外挑龍頭,表現(xiàn)出元代風格。

券門和券洞上刻有珍貴的元代石刻。券門兩旁有交叉金剛杵組成的圖案,有象、龍、卷葉花和大蟒神,正中刻金翅鳥王。券洞兩壁四端刻四大天王,造型各異,神態(tài)如生。這種由石塊拼接成的整幅浮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明清時期建筑

明代建筑規(guī)模宏大,在元代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擴建的北京城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古代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市規(guī)劃思想,在此體現(xiàn)得非常完美,并形成了貫穿全城達8千米的中軸線,布局嚴整,氣勢雄渾。建筑群體藝術可稱臻于高峰,帝王陵墓(北京昌平縣內(nèi))長達7千米的神道為墓群的脊干,建筑群與地形融為一體,在創(chuàng)造肅穆的陵園氣氛上顯示了高度成熟的建筑藝術技巧。明代的制磚水平很高,普遍將許多城市的城墻用磚全砌,并以磚拱券結構建筑了不少稱為無梁殿的建筑。這時的城防、海衛(wèi)建筑也很發(fā)達,特別是修整了萬里長城。

清代建筑在宮殿和城市建筑上沿襲明代,在園林藝術方面有很大的發(fā)展。在北京西郊的風景區(qū)先后建造了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等大批園林。在明代西苑的基礎上修整了御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還有長城以外的承德地區(qū),建設了規(guī)模巨大的避暑山莊。在宮廷的影響下,各地巨宦富商也競建園林。在江南蘇州、杭州、無錫、揚州一帶,私家園林繼明代而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著名的有寄暢園、留園、拙政園、網(wǎng)師園等。這些園林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山水園林的藝術特色,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清代的少數(shù)民族宗教建筑也有很大發(fā)展,如西藏哲蚌寺、青海塔兒寺、拉薩的布達拉宮,都是著名寺院。布達拉宮始建于17世紀,修建在山頂上,峻峭挺拔,與周圍山峰混然一體,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建筑形式。承德的外八廟建筑群,廣泛吸收了蒙、藏、漢各民族建筑風格,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形式。

近現(xiàn)代建筑

就其系統(tǒng)來說,中國古代建筑到了19世紀后半葉,已經(jīng)基本上終結了。當時在建筑上興旺發(fā)達的是西方式的建筑體系,首先發(fā)生在上海、天津、廣州等幾個沿海的大城市。大體說,當時中國建筑思潮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引進西方古代建筑(形式),另一類是引進西方剛剛萌芽的近代建筑(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fā)展,西方近代建筑思潮也便越來越興盛,并也影響到中國。反映出來的就是各種新類型的建筑相繼出現(xiàn),如工業(yè)建筑、金融建筑、商業(yè)建筑、交通建筑、文教建筑、醫(yī)衛(wèi)建筑、文娛體育建筑,以及飯店酒樓等。從建筑技術上說,也一改原來的傳統(tǒng)做法,出現(xiàn)了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從城市建設來說,則開始著眼于城市的區(qū)域功能、路網(wǎng)設置,以及諸城市設施的建設,如供水、排水、電力、電話、電報,還有火車、汽車、輪船等。

在上述社會變革與建筑變革構成的復雜的背景面前,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藝術特征。

19世紀中葉以后,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園林和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園林大部分經(jīng)過改建和重建,它們共同的傾向是,建筑的比重大大增加,空間曲折多變,裝飾繁復細膩,假山曲屈奇譎,相當一部分流于繁瑣造作。建筑裝飾則普遍走向大面積滿鋪雕鏤,色彩絢麗,用料名貴,題材范圍擴大,手法非常細致,還有一些西方巴洛克、羅可可的手法類雜其中,某些構圖意匠也受其影響,如

北方建筑甚至出現(xiàn)了用深拱廊百葉窗(殖民地式),南方建筑設壁爐(古典復興式)的現(xiàn)象。而在二三十年代興起創(chuàng)作民族形式以后,大多數(shù)也都是套用古代某一時期官式建筑法式(主要是清代),致使廣州的民族形式建筑與北京的無大差別。只在19世紀80年代以后,才較多地注意地方特色,即所謂鄉(xiāng)土建筑風格。

近現(xiàn)代建筑打破了傳統(tǒng)建筑封閉內(nèi)向,以表現(xiàn)空間意境為主的審美觀念,突出了公共性和開放性的觀賞功能,這與同時輸入的西方建筑重視表現(xiàn)實體造型的審美觀念是一致的。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的藝術形式包含著兩類內(nèi)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紀念性比較強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藝術的社會價值,審美功能要求有較強的政治倫理內(nèi)容,即以特定的形式表現(xiàn)某些特定的精神涵義。如銀行、海關常采用莊重華貴的西方古典形式,以顯示其財力的堅實富有。一些政府機關和紀念建筑多吸取傳統(tǒng)形式,以顯示繼承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國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數(shù)民用建筑一般只從審美趣味出發(fā),一方面追求時髦新奇,同時仍受到傳統(tǒng)審美趣味的影響。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學堂、洋戲院和城市里弄住宅等,都是所謂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則更多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19世紀80年代以后又興起了追求鄉(xiāng)土風格的形式,這些都是與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一致的。

以住宅為例,大體可以分為別墅、公寓、里弄等幾種。上海、天津、廣州、青島等沿海城市較多。別墅是近代最豪華的一種居住建筑形式。建筑內(nèi)部多設有大小起居室、客廳、餐廳、多間臥室、賬房、仆人用房、廚房、洗衣房及日光室等,還有佛堂。建筑外形西方現(xiàn)代派形式,但佛堂內(nèi)部卻是中國古代建筑形式,可謂中西合璧。

公寓分高層和多層。有主樓,多對稱式布局,東西兩翼多層,逐層遞落,形成穩(wěn)定而高聳的理想體形。

里弄建筑多為中軸線對稱布局,底層有小天井,堂屋在正中,后面是樓梯間和廚房,由后門可通向后面一條支弄。天井和堂屋兩邊有前后廂房。樓上客堂分“前、后樓”。樓梯后面是“亭子間”(一般給子女或仆人?。?。廂房樓上仍是廂房,均作為臥室。這種房子本來是獨家居住的,后來人口越來越多,變成二三家合住,最后變成七八家甚至十余家合住。一間房間住一家,廚房合用,廚房中全是煤氣灶,自來水龍頭只有一個。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建筑中的杰作。中山陵主體建筑面積6684平方米。中山陵總平面布置由墓道和陵墓主體兩大部分組成,陵墓建筑群以大片的綠化地和平緩的臺階把各個尺度不大的個體建筑聯(lián)成為大尺度的整體,取得莊嚴、雄偉的氣氛。主體建筑祭堂吸取中國古典建筑的手法,應用新材料、新技術,墻身全部用石料砌成。運用藍白兩色為主的純樸色調(diào)裝飾細部。建筑本身基本上采取嚴謹?shù)谋壤?,在體型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xiàn)和細部處理上表達了肅穆寧靜的氣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中山陵建筑成為中國近代建筑中近代化與民族化相結合的建筑活動的起點。1928年1月,紫金山全部劃為中山陵園,面積約45000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陵園植樹1000余萬株,林海浩瀚,成為國內(nèi)少有的緊鄰大城市的森林公園。

城池建筑

城墻是古代人廣泛用來防御外敵的騷擾和進攻的軍事建筑。至今保存得比較完好的有南京城墻、西安城墻、山西平遙城墻、湖北江陵城墻等等。其中最偉大、最著名、最使我們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是萬里長城。

商、周奴隸時代,“城”意味著國家。受封的諸侯國有權按爵位等級建造相應規(guī)模的城,并統(tǒng)治封地上的人民。到戰(zhàn)國時期,周朝的條令不起作用了,各地按需要自建城,于是出現(xiàn)了“千丈之城,萬里之邑相望也”的繁榮局面。秦統(tǒng)一中國,取消分封諸侯的制度,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城市也就成為中央、府縣的統(tǒng)治機構的所在地。在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會中,這個體制基本上沿襲下來。有些市鎮(zhèn)由于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或?qū)ν赓Q(mào)易的發(fā)展,規(guī)模逐漸擴大,地位越來越重要,終于成為府縣的所在地。

古代都城為了保護統(tǒng)治者的安全,有城與郭的設置(內(nèi)城的墻叫城,外城的墻叫郭)。從春秋一直到明清,除了秦始皇時的咸陽是個特例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連春秋時一個小小的淹君,也有三重城墻,三道城壕。所謂“筑城以衛(wèi)君,造郭以守民”。各個朝代城、郭的名稱不一:或稱子城、羅城;或稱內(nèi)城、外城;或稱闕城、國城,名異而實一。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墻:宮城(紫禁城);皇城或內(nèi)城,外城(郭)。而明代南京和北京則有四道城墻。府城通常是兩道城墻:子城、羅城。這是古代統(tǒng)治階級層層設障來保護自己的辦法。

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兩千多年,分布于我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擊,曾筑連續(xù)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jù)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筑起長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長城,其后齊、韓、魏、趙、燕、秦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筑長城以自衛(wèi)。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米到一兩千米不等。

萬里長城雄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呑六國諸侯,統(tǒng)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局面,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tǒng)一國家的大業(yè)。為了鞏固統(tǒng)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chǎn)的安定,防御北方強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大修長城。除了利用原來燕、趙、秦部分北方長城的基礎之外,還增筑擴修了很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余里”,從此便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號。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統(tǒng)治著中原地區(qū)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筑長城。計有漢、晉、北槐、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guī)模地修筑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guī)模最大,都達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們都不在一個位置上。從修筑長城的統(tǒng)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tǒng)治的朝代還多。清朝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guī)模的長城修筑,但后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筑了長城??梢哉f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兩千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筑。

綿延萬里的長城并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墻,而是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wèi)所、鎮(zhèn)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這一防御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tǒng)層層指揮、節(jié)節(jié)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區(qū)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鎮(zhèn)”。

長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兩千多年的修筑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驗。兩千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jù)。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chuàng)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筑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天工”的創(chuàng)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nèi)還保存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天下第一關

“兩京(北京、沈陽)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碧煜碌谝魂P位于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的山海關區(qū),是山海關城的東門,原名“鎮(zhèn)東”。因為它是通往關外的大門,所以在建筑布局上更為完備、堅固。據(jù)《臨渝縣志》記載,天下第一關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天下第一關

為了加強防御,天下第一關大門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東羅城,第二道是甕城,第三道才是山海關城的券門。券門內(nèi)原設巨大的城門,可以啟閉,以控制關內(nèi)外通行。

天下第一關的門樓建在一座12米高的長方形城臺上。據(jù)《臨渝縣志》載:“東門建樓,高三丈,凡二層,上廣五丈,下廣六丈,深各半之?!备鶕?jù)實測,城樓高127米,東西寬101米,南北長197米。樓分兩層,面闊三間,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8米,建筑面積為198平方米(底層)。樓內(nèi)外檐桁枋心,均飾以明代彩繪。城樓建筑形式,上為重檐歇山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檐上飾以形態(tài)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栩栩如生。城樓下層中間面西辟門,上層三間均安裝隔扇門。上下兩層樓的北、東、南三面共開設68個箭窗,供作戰(zhàn)時射擊之用。門、窗、圓柱皆涂以朱紅,紅色箭窗板上有白環(huán),中有黑色靶心,再配以五光十色的樓檐彩繪,使整個城樓顯得俊秀而雄偉。

在城樓上層西面檐下,懸有“天下第一關”的巨幅匾額。匾長59米,字高達16米,“一”字長109米。此匾系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當?shù)剡M士肖顯所書。其字體為行楷,字跡雄健、渾厚、有力,更增添了天下第一關雄關虎踞的氣勢。

登上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煙波浩渺;北望長城,山勢蜿蜒。壁壘森嚴,大有身臨古戰(zhàn)場之感。面對如此壯麗的景色,有詩贊道:“彩霞映高樓,雄關添生機。朝觀滄海日,夕看燕山雨。幼童競登樓,父老話今昔?!?/p>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幾經(jīng)撥款,對天下第一關重點維修,使之面貌一新,成為山海關古城建筑群的一顆明珠,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nèi)外游客。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在甘肅省酒泉縣境內(nèi),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古代軍事上的要地,“絲綢之路”的交通咽喉。嘉峪關為現(xiàn)存長城關城中最完整的一處。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關城雄偉地峙立于嘉峪山上,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面為一片茫茫的戈壁灘,關前有一條清清的泉水,灌溉著數(shù)百畝良田,綠油油一片。數(shù)百年前,已被稱之為“峪泉活水”而列為肅州勝景。

嘉峪關城樓

關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墻外側(cè)又加筑了一道厚墻,使防御更加堅固。城墻高117米,總長7333米,關城面積33500多平方米。南北城墻外側(cè)有低矮土墻與其平行,構成羅城。東城墻外側(cè)復以土墻圍成一個廣場。關城有東西二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上面均有城樓,面寬3間,周圍以廊,為三層歇山頂,高17米,結構精巧,氣勢雄偉。

柔遠門外的羅城,原來也有一個三層的關樓,上懸“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此門已被毀。在東西兩門之北側(cè),均有寬闊的馬道直達城頂。登關城遠望,長城似游龍浮動于戈壁瀚海,若斷若續(xù)、忽隱忽現(xiàn)。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樓,或塞外風光,美麗奇特景色盡收眼底。

關城的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南北城墻的正中建有敵樓,三開間,帶前廊。羅城西面南北兩端也建有角樓。遠遠望去,堡樓

林立,更顯出關城的肅穆、壯觀。

相傳,當初修建關城時,古代工匠們不僅提出了布局周密、結構嚴謹?shù)脑O計方案,還精確地計算出了所需材料,施工完畢,只剩下一塊磚。這塊磚被后人放在重關的小樓上,以示紀念。

宮廷建筑

“宮”在我國出現(xiàn)是相當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古書上記載有:“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濕”、“禹作宮室”等。從秦朝開始,宮被指定為帝王之所,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地方,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建章宮、長樂宮,都是像小城一樣闊大的建筑。宮內(nèi)有前殿、寢殿及其他殿宇臺池,因而也稱宮城。宮有時是皇城建筑群的總稱。

中國宮廷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簡明的規(guī)律性。先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筑,再以單座建筑構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位,層層相接地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

中國的建筑通常以長向為正面,大門位于正間中央,為了避免中心線落在柱上,除少數(shù)例外,建筑間數(shù)均采用單數(shù)。

單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主要取決于屋主的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和個人需求三個方面。屋主的社會地位越高,經(jīng)濟實力越強,房屋的規(guī)模也就越大。如故宮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單座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典型布局是主座朝南,左右對稱。

多組的建筑群的院落,一般是向縱深方向發(fā)展,院與院作行列式的排列,而一直行一連貫的院落總稱“路”,典型的巨大建筑群以“中路”為主,左右再發(fā)展出“東路”和“西路”。

所謂主座朝南,就指中路、東路、西路中主體建筑都是坐北朝南。這種布局是由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的。中國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太陽一年四季都從南方照耀,所以面向南方的布局也就面向太陽,這樣比較便于采光。

所謂左右對稱,就是指東路和西路以中路為對稱軸左右對稱。這種布局源于儒家思想中的“禮制”觀念,并與城市規(guī)劃的平面組織充分結合,成為中國建筑的一大特色。例如,北京故宮的中軸線延伸到宮城以外,長達8千米,使得北京城中幾乎所有重大建筑的布局都以它為基準。

以上所述間架制度和院落制度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建筑布局的秩序美,是中國建筑藝術的精髓所在。

明清故宮

明清故宮是宮廷建筑的典范,是集我國古典建筑之大成者。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xiàn)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

明清故宮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nèi)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nèi)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內(nèi)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華麗的了。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全國遺存下來的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最早的一座皇宮。因為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國務院于1961年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故宮位于沈陽舊城中心。沈陽舊城是在明代沈陽中衛(wèi)城的基礎上,后金(清朝的前身)于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改造而成的。城內(nèi)呈“井”字形大街,故宮恰在“井”字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整個故宮金瓦紅墻,光彩奪目,白玉石欄,莊重大方。五彩琉璃,色彩斑斕,雕梁畫棟,巧奪天工。

沈陽故宮是女真族(滿族的前身)的杰出領袖清太祖和他的繼承人清太宗皇太極兩代汗王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曾于公元16*4年在這里即位稱帝,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統(tǒng)治了全中國。

沈陽故宮始建于明朝天啟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成于明崇禎10年(清崇德元年,公元1637年)。它在全國古建筑遺存中,以滿族特色較濃而見長。在古代宮殿建筑群中,也以完整、璀璨以及獨特的歷史地位而著稱于國內(nèi)外。它是明清兩朝興衰交替的歷史見證。

公元16*4年,清政權移都北京后,沈陽故宮便被稱為“陪都宮殿”。清王朝把故宮和盛京(沈陽)一起,視為“龍興圣地”、“沛里故居”。此后,清歷朝皇帝循制祭祖,恭謁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曾先后11次來到這里。這期間曾對故宮進行過多次大修、增修和擴建。

沈陽故宮,依照自然布局和建筑時間先后,可以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都沈陽初期所建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一廓,也就是故宮的東路;第二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續(xù)建的大內(nèi)宮闕,也就是故宮的西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還增建了崇政殿東、西的兩組狹長院落,人們習慣地稱它們?yōu)椤皷|宮”和“西宮”。

沈陽故宮以她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民族特色而迥異于北京明清兩代的皇宮。例如,故宮的東路“大政居當央,十亭兩翼張”,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這在國內(nèi)宮殿建筑史上,獨樹一幟。汗(皇帝)尊用的大政殿與八旗大臣辦事的十王亭,同時建在宮廷大內(nèi)一側(cè),構成了“君臣合署辦公”的局面,這也是我國歷來宮殿建筑史上罕見的。

沈陽故宮的殿全部建在平地上,而居住用的后宮,卻建在近4米的高臺之上,形成了宮高于殿的特點。這與女真族長期生活在半山區(qū),通常把住室建在“阿拉”(平岡)之上的習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沈陽故宮的臺上王官,形成了一個“四合院”式的住宅群,保留了滿族民間的建筑格局。

沈陽故宮多用黃琉璃瓦以綠鑲邊,脊上裝飾著絢麗多彩的五色琉璃,體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喜用多種顏色的特點。沈陽故宮的主要建筑多為“硬山式”,即山墻全部用磚壘成,窗戶紙糊在窗外。各宮殿均用火炕和火地雙重取暖。清寧宮的西四間,南、西、北三面相連的“萬字炕”。宮后西北角拔地而起的煙囪等,都反映了滿族的生活習俗和特色,這也是沈陽故宮區(qū)別于北京故宮之處。

今天的沈陽故宮,金瓦紅墻格外明亮,樓臺殿閣雄偉多姿。它既保留著清代完整的古建筑群和金殿寢宮的華貴陳設,又是國內(nèi)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大型博物館,收藏和陳列著明清兩代藝術珍品和工藝美術品。沈陽故宮,已經(jīng)成為我國重要的旅游勝地之一。

天壇

位于故宮正南的天壇是我國特有的延續(xù)數(shù)千年之久的禮制建筑之一。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自然被賦予了等級,“天”是最尊貴的,只有皇帝(天子)才能主持國家性的祭天大典,以此來證明皇帝統(tǒng)治的合理性。天壇就是每年冬至日皇帝祭天的地方。

具體來說,天壇在城市南部、中軸線東側(cè),始建于明初,距今500余年,后又有多次重修重建。天壇區(qū)范圍達270多公頃,比紫禁城還大,但建筑遠比紫禁城為少,絕大部分面積是蒼松翠柏,氣氛幽深靜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心靈似乎得到了靜化,忘卻了紛繁的塵世。建筑群沿一條南北軸線布置,軸線并不在基地正中,而是東移了約200米,是為了延長從正門(西門)進入到達軸線的距離,以加深這種心靈凈化的感受。

祈年殿

建筑分兩組,分置于軸線兩端。南端是圜丘和皇穹宇。圜丘即祭天的壇,是一座圓形三層白大理石平臺。圜丘外圍繞兩重圍墻,內(nèi)圓外方。石臺晶瑩潔白,體現(xiàn)為天的圣潔空靈。圍墻很低,不遮擋人立臺上的視線,使境界開闊,與天、樹相接,有利于造成遠人近天的感受?;蜀酚钍菆A院內(nèi)的一座圓殿。院北過成貞門是又長又寬的“丹陛橋”大道,高出左右樹林地面數(shù)米,手法和圜丘相似。

軸線北端祈年殿在方院內(nèi)三層白石圓臺上,是一座三重檐圓形大殿,石臺各層邊沿欄桿與圓殿檐柱呈放射對位。三檐都覆蓋青色琉璃瓦,造型單純洗練,很富紀念性。它的攢尖屋頂似已融入藍天,三檐重疊,更加強了這種感覺。祈年殿是祈求豐收的祭殿,它的12根檐柱、12根內(nèi)柱和4根中心“龍柱”分別象征與農(nóng)業(yè)節(jié)歷有關的12個時辰、12個月、24個節(jié)氣和一年的四季。

園林建筑

宮廷建筑記載了中國的建筑史,而園林則是其中最為精妙的一筆。

我國園林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初名叫圃。所謂圃,指的是劃定一塊地方,讓自然環(huán)境中的花草樹木和鳥獸魚蟲在里頭生長繁殖。有時,打獵獲取的各種動物也放入圃中圈養(yǎng),供人狩獵。但是,建造者們還人工挖水池,筑高臺,開魚塘。這樣,圃不僅能行獵,還可以游玩、休憩、娛樂、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園林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千姿百態(tài)、精美絕倫的亭和橋,開始成為園林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隨著漢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除帝王外,私人也逐漸有能力興建清新別致的園林。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園林史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時期。不僅原有的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在藝術成就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出現(xiàn)了寺院園林。

佛教自從東漢末年傳入中國后,在魏晉南北朝時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佛教寺院如雨后春筍,遍及全國各地。佛教建筑在布局上,與私家園林類似,包括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屬的園林兩部分。佛教徒參禪修煉的時候,要求清靜,所以,“深山藏古寺”成為寺院園林慣用的藝術處理手法。泉州的開元寺可作為寺院園林的代表。

這一時期的皇家園林,繼承了秦漢以來規(guī)模宏大、裝飾華麗、建筑巍峨的傳統(tǒng)。魏明帝曹睿時擴建的蕓林苑,便是仿寫自然、人工為主的一個皇家園林。

隋朝留下了許多讓人們瞠目結舌的建筑作品。其中之一就是隋煬帝在洛陽西北興建的西苑。中國苑、圃的園林化,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時眾多造園家的努力,到了隋代,已經(jīng)趨向成熟。西苑也成為繼漢武帝修建的上林苑之后最豪華壯麗的一座皇家園林。隋代園林的人工造景,已不再局限于亭臺樓閣、池沼臺殿之類,而是更大規(guī)模地進行造山為海。

唐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以博大精深、影響深遠著稱。與之相適應,唐代的園林事業(yè)盛況空前,僅唐前期,洛陽的園林總數(shù)便達1000多處。中國的園林,由最初的仿照自然美,到魏晉南北朝的掌握自然美,到隋朝的提煉自然美,到唐代,自然美典型化,發(fā)展到了寫意山水園林階段。園林將詩畫二者完美結合起來,成為立體的詩和流動的畫。著名詩人和畫家王維,晚年隱居在陜西省藍田縣終南山下的輞川,并在該地建一園林——輞川別業(yè)。園內(nèi)設20景,園中架橋,水上筑舫。造園時不僅將湖光山色與園林相結合,而且吸取了詩情畫意般的意境,使得輞川別業(yè)淡雅超逸,耐人尋味。

唐朝的皇家園林中,最富有瑰麗色彩的當數(shù)華清宮了。它坐落在陜西省臨潼縣的驪山之麓,體現(xiàn)了中國早期的園林特色——隨地勢高下曲折而筑。造園家們利用驪山起伏多變的地形布置園林建筑,大殿小閣鱗次櫛比,亭臺樓榭環(huán)繞相連,奇花異草點綴其間。這一切,使得風光十分秀麗旖旎。尤其夕陽西下的時候,景色更加神奇絢爛?!绑P山晚照”就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明清是中國園林藝術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這時的園林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始覉@林、私家園林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其規(guī)模之大、設計之妙、水平之高,堪稱登峰造級。

與歷代皇家園林的特點相似,明清的皇家園林,建筑宏偉渾厚,色彩豐富,裝飾豪華富麗。明朝前期,北海與中海、南海連在一起,總稱西苑,共同構成了北京城內(nèi)最大的風景區(qū)。其規(guī)模之大,僅從北海70多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就可窺見一斑。它最突出的藝術特色,便是采用借景的手法,借景山和故宮使其大為增色。

清代的皇家園林,特點之一是功能逐漸增多。在園林中,人們不僅可以居住、游玩、狩獵,還可以看戲、祈禱、念佛等。圓明園中,還設立了商業(yè)街,可以供人們購物。另一特點是,建筑的數(shù)量多,建筑尺度大,園林的布局大多為園中有園,比如說,圓明園中就包括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在有山有水的園林總體布局中,非常重視園林建筑的主體和控制作用,也倍加注意景點的題名,運用文學上的形象思維的藝術魅力來美化園林。頤和園中的知春亭,題名來自蘇東坡的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傊?,中國的園林藝術發(fā)展到清代,其特點可概括為:宜游,宜觀,宜登,宜居。

這一時期,與皇家園林爭奇斗艷、各領風騷的是園林的另一類型——江南的私家園林。它是以開池筑山為主,可游、可觀、可居的自然式風景山水園林,多分布在江南一帶。其中,以蘇州園林最負盛名,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說。

圓明園

圓明園位于我國北京海淀區(qū)東部,占地3467公頃,由圓明、長春和萬春三園組成,建筑面積大約16萬平方米,原為清代的皇家御苑。

該園從清代康熙(1709年)開始興建,至1744年基本完成。園內(nèi)建有樓臺殿閣和亭榭軒館140多座,人工造景100余處,如“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安佑宮”、“文源閣”、“蓬島瓊臺”?!皵鄻驓堅隆薄ⅰ拔淞甏荷?、“柳浪聞鶯”?!扒猴L荷”、“雷峰夕照”等其中的宮苑建筑體現(xiàn)了嚴謹華貴的民族風格,而園林景觀卻反映出玲瓏別致的江南特色。那彩繪的回廊連接著金碧的殿閣,那平靜的湖面倒映著奇異的山石,那名貴的花草伴隨著逶迤的曲徑,那幽深的竹林繚繞著清晰的鶯歌……猶如蓬萊仙境,不愧為“萬園之園”。

在圓明園的東北角,有一座典雅的巴洛克風格的西式宮苑,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西洋樓”。西洋樓占地約67公頃,建于1747~1759年,由“諧奇趣”、“線法橋”、“蓄水樓”、“養(yǎng)雀籠”、“遠瀛觀”、“方河”及“阿克蘇十景”等景點組成。它的裝修陳設(石雕、銅雕、噴水池等)既具有濃郁的西洋特色,又融匯了我國的民族風格(磚雕、琉璃飾件、迭石技術等)。

在西洋樓南端的“觀水法”,是乾隆觀看噴水景色之地,它由放置皇帝寶座的臺基、寶座后的石雕屏風及位于兩側(cè)的巴洛克門組成,也是圓明園一大勝景。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產(chǎn)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nèi)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名錄”。2000年增補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退思園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年)、清(公元16*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蘇州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xiàn)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lián)、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其物質(zhì)內(nèi)容和精神內(nèi)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借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fā)、渲染,使人于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chǎn)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宅第園林,其建筑規(guī)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這樣評價蘇州古典園林: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xiàn)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zhì),咫尺之內(nèi)再造乾坤。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拙政園

拙政園的特點是多水,現(xiàn)在水面占全園面積的3/5,總體布局也以水池為中心,主要建筑均臨水而筑,樸素典雅。

拙政園

拙政園面積約60余畝,分東、中、西三個部分,并各具特色。

從園門進去,即是東園,面積約31畝,原為明代侍郎王心一的歸田園居舊址。東園具有明快開朗之勝和松岡、山島、竹塢、曲水之趣。

中園是拙政園的主體部分和精華所在。面積185畝,水面約占1/3以上,富有水鄉(xiāng)風味。由東園橫過一帶花窗長廊,到東半亭,亭額題“倚虹”兩字。亭前有一座石欄小橋,雕刻古樸可愛,石質(zhì)斑駁。是園中僅存的明代遺物之一。

踱過小橋即到遠春堂,為中部主體建筑,體制似為明代結構,其特點是庭柱為“抹角梁”,并巧妙地分設在四周廊下,因而室內(nèi)沒有一根阻礙行動和視線的柱子,四周都嵌了玲瓏透空的長玻璃窗,可環(huán)視周圍不同景色,猶如觀賞長幅域卷,所以又稱“四面廳”。此處面臨荷池,每當夏日,荷花撲面,清香滿堂,故取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語意作為堂名。

中部的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設。堂南部隔有平臺池水,屏立黃石假山,重巒迭翠,山上林木配置錯落有致,以一泓池水相襯托。再往前行原是老園門入口處,假山當門,起了屏障作用,不致使游客入園即一覽無遺。而繞過假山,又能使人有豁然開朗之感。至遠香堂向北,境界更是大開,一片水面山島展現(xiàn)在前面。這種“欲揚先抑”的設計手法,稱為“抑景”。

二島和遠香堂隔水相望,起了分割點綴水面的作用,形成山因水活,水隨山轉(zhuǎn)之意境,頗有明潔、清澈、幽靜和開朗的自然山林風味。島之上有亭,東為待霜亭,西為雪香云蔚亭。由此下山,可到西南的荷風四面亭,向西過橋折北,至見山樓。此樓之西,有橋一座,名“小飛虹”,橋南有水閣三間,名“小滄浪”。折北至得真亭,再向前便至香洲(早船)。遠春堂之東側(cè)有綠漪亭、梧竹幽居、繡綺亭、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等景點。

西園其結構布局,于花木水石之外,廳堂亭榭密集,裝飾華麗,和中部的疏朗,各有千秋。

西園的主建筑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館之東有六角形宜兩亭,館之南有八角形塔影亭。館之西北有留聽閣。西園的北半部池水環(huán)抱中有島嶼,對面有土山,島上有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倒影樓、波形走廊等不同形式的園林建筑,景致豐富多彩。

留園

留園

留園以建筑布局緊密、廳堂宏敞華麗、裝飾精雅見長,尤以建筑空間的處理著稱,即善于利用各種建筑群,把全園空間巧妙地分隔、組合成若干不同而又各具特色的景區(qū)。園內(nèi)重門疊戶,變化萬千,有移步換景之妙。留園的緊密結構,同拙政園的疏朗境界,并稱蘇州園林兩絕。

留園面積約30畝,是蘇州大型古典園林之一。大致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qū)。中部是以原寒碧山莊為基礎,經(jīng)營最久。東、北、西三部分為光緒年間所增加。其特色:中部以山水為主,明潔清幽,峰巒回抱,東部以建筑見長,重檐疊樓,曲院回廊,西部是自然山林。北部為田園風光,而以中部和東部為全園精華所在。

中部分東西兩區(qū),西區(qū)以山池為主,池水清澈明凈,實景與倒影交相輝映。西、北兩側(cè)是連綿起伏的假山。東區(qū)則以建筑庭園為主,散列著高低虛實互相錯落的廳、樓、廊,軒、亭等建筑。中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樓、“古木交柯”、綠蔭軒、聞木樨香軒、可亭、遠翠閣、濠濮亭、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東部景區(qū)原是進行各種享樂活動的所在,以高大豪華的主廳五峰仙館為中心,有還我讀書處、揖峰軒、汲古得綆處、西樓、鶴所等輔助用房環(huán)繞四周。

五峰仙館前峰石挺秀,取李白“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詩句意為名。此館因梁柱以楠木建造,所以又稱楠木廳。建筑富麗堂皇,高深宏敞,陳設布置精雅大方。廳前庭園中有氣勢渾厚的湖石峰巒,是蘇州各園廳堂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

北部景區(qū)緊傍中部和東部景區(qū)之北側(cè),循曲徑步出,是一片曠朗的月季園,再往西為“又一村”,進園門,眼前頓覺境界一新,猶如置身于村野之中,“又一村”是江南農(nóng)村風光在園林中的生動再現(xiàn)。

西部景區(qū)東西狹而南北長,占地約有10余畝。主要景觀有:小桃塢、至東亭,舒嘯亭、龍墻、“活潑潑地”水榭等。

留園4個景區(qū)以曲廊作為聯(lián)系脈絡。廊長700多米,隨形而變,順勢而曲,到處連貫,始終不斷。長廊兩面壁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稱為“留園法帖”。

網(wǎng)師園

網(wǎng)師園

網(wǎng)師園是蘇州典型的府宅園林,地處舊城東南隅葑門內(nèi)闊家頭巷,現(xiàn)為市內(nèi)友誼路南側(cè)。

網(wǎng)師園布局精巧,結構緊湊,以建筑精巧和空間尺度比例協(xié)調(diào)而著稱。園分三部分,境界各異。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網(wǎng)師園按石質(zhì)分區(qū)使用,主園池區(qū)用黃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雜。突出以水為中心,環(huán)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廊廡回環(huán),移步換景,詩意天成。古樹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見著,并與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構成主園的閉合式水院。池水清澈,東、南、北方向的射鴨廊、濯纓水閣、月到風來亭及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變化。

精致的造園布局,深蘊的文化內(nèi)涵,典雅的園林氣息,當之無愧地成為江南中小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63年網(wǎng)師園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環(huán)繡山莊

環(huán)秀山莊位于蘇州城中景德路262號,今蘇州刺繡博物館內(nèi)。此園本是五代吳越錢氏金谷園舊址,明、清時期成為私家園林?,F(xiàn)占地面積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754平方米。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筑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該園園內(nèi)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占地僅半畝,而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臺、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池東主山,池北次山,氣勢連綿,渾成一片,恰似山脈貫通,突然斷為懸崖。而于磴道與澗流相會處,仰望是一線青天,俯瞰有幾曲清流,壯哉美哉,恰如置身于萬山之中。全山處理細致,貼近自然,一石一縫,交代妥貼,可遠觀亦可近賞,有“別開生面、獨步江南”之譽。

獅子林

明代詩人高啟的《獅子峰》詩描寫了流傳于蘇州的這樣一則民間故事。宋仁宗聘請神僧中峰為國師,國師的坐騎是一只丈八大狻猊(即獅子)。一天,國師騎著神獅來到蘇州菩提正宗寺,會見徒弟天如禪師。菩提寺里多怪石,狀似狻猊神獅見了,竟以為回到了佛國獅子群中,樂得就地打滾,亮出本相,變成了獅子蜂,屹立在寺院之東南,成為諸峰之冠。身上散落的獅毛,也紛紛變做各種各樣的獅子獅孫,有的是大獅,有的是小獅,而且姿態(tài)各異,有的像獅舞,有的像獅吼,有的如雄獅蹲坐,有的如母獅沉睡,有的如獅子滾繡球,有的如雙獅搏斗,共有500多種不同形狀。群獅又都圍繞著神獅,向它頂禮膜拜。國師和禪師見了,連稱“善哉,善哉!”從此,菩提正宗寺改名獅子林,獅子林的石獅子也就出了名。

獅子林位于蘇州城東北的園林路。獅子林盛名江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15畝左右,四周是方整的高墻峻宇,全園布局緊湊。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建筑主要布置在山池東北兩翼。長廊三面環(huán)抱,曲徑通幽,林間樓閣隱現(xiàn),峰巒峻奇,在蘇州諸園中風格別致。

獅子林以湖石假山眾多著稱,以洞壑盤旋出入的奇巧取勝,素有“假山王國”之譽。園中石峰林立,均以太湖石堆疊,玲瓏俊秀,有含輝、吐月、玄玉、昂霄等名稱,還有木化石、石筍等,皆為元代遺物。山上滿布著奇峰巨石,大大小小,各具姿態(tài),多數(shù)像獅形,也有似蟹黿、如魚鳥的。石峰下全是石洞,高下盤旋,連綿不斷,具有巖壑曲折之幽,峰回路轉(zhuǎn)之趣。

園內(nèi)有指柏軒、荷花廳、真趣亭、湖心亭、問梅閣、扇子亭、臥云室等建筑,又有燕譽堂、小方廳,五松園、修竹閣等精致的庭園,耐人觀賞。燕謄堂為全園主廳,高敞宏麗,堂名取于《詩經(jīng)》:“式燕且譽,好爾無射”。問梅閣是園西景物中心,閣名取李俊明詩“借問梅花堂上月,不知別后幾回圓”詩意。

獅子林回廊曲檻,高下升降,全依地形,從東到西,又自南面北,環(huán)繞了園西南兩面。而最精美的為左邊長廊,上面配著樓房和屋檐,遠遠望去,把花園的境界拓廣了,使人感到窗曲無窮。這是蘇州古典園林藝術“實則虛之,虛者實之”布景方法的典型例子。

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獅子林游玩,并留下“真趣”兩字作為匾額,至今懸掛在獅子林一個亭子中。乾隆對獅子林贊賞備至,后來還下令“仿造于承德避暑山莊”。從此獅子林名聲更大了。

避暑山莊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內(nèi)的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開始建造,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竣工,歷時80多年,建筑物達110多處,總面積56*萬平方米,為北京頤和園的兩倍。沿著山莊周圍還筑有長達10千米的宮墻,它是我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也是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從總體上,可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兩部分。宮殿區(qū)位于南部;苑景區(qū)又分為湖區(qū)、平原區(qū)和山區(qū)三部分。山區(qū)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山巒起伏,群峰羅列,最高峰海拔500多米。群山草木蓊郁,山嶺和峽谷有曲徑盤旋相連。山頂、山腰、山麓都建造了不少形態(tài)各異的建筑使山區(qū)具有“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時不成花”的風光。分布于群山中的奇峰異石如磬錘峰、雙塔山、羅漢山等,與山莊建筑相互映襯,使藝術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

湖區(qū)有避暑山莊72景中的30多個景。湖泊稱為塞湖。湖區(qū)的建筑也多是仿照江南勝景建造的。湖區(qū)以北是開闊的平原區(qū)。這里,東部是萬樹園,芳草如茵,遍布古松老榆,西部草原上點綴著頂頂蒙古包,有著濃厚的草原氣息。平原區(qū)有八角九層、峻秀挺拔的永佑寺舍利塔(又稱六合塔)。位于萬樹園西山麓的文津閣藏有《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等典籍。

宮殿區(qū)是26幢建筑大小不等的九進院落,四周有墻和外部相隔。正宮有康熙題的“避暑山莊”4個金字匾額。里面又分前朝和后寢。前朝為楠木結構,建筑雄偉莊嚴:后寢建筑形式活潑,環(huán)境清幽。

山莊有“萬壑松風力、“梨花伴月”、“鏡水云山”等72景,有仿江南園林的“金山寺”、“文園獅子林”、“煙雨樓”等名勝,還有“天一閣”、“又津閣”、“十九間照房”等精巧的建筑。

避暑山莊集中了我國南北建筑布局的特點,綜合了我國各地建筑藝術的風格。煙雨樓等建筑組群一派江南景色。正宮、松鶴齋等建筑則像北方樸素的民居。萬樹園富有蒙古草原風光,山巒區(qū)優(yōu)美俏秀的寺、廟、齋、軒,別具一格,使山莊成為我國各地名勝的縮影。

在山莊外圍有一組雄偉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外八廟。它坐落在山莊東北部和北部,都朝向山莊。外八廟原有寺廟11座,因當時在北京設了8個辦事機構,故稱外八廟,現(xiàn)存7座。它們是:溥仁寺(又叫前寺),普寧寺(又名大佛寺),寺內(nèi)的大佛高2228米,重達12274噸,是世界罕見的木質(zhì)大佛,安遠廟(又稱伊犁廟),是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札廟建的,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是仿西藏布達拉官修建的,殊像寺是仿山西五臺山的殊像寺建的,須彌福壽之廟(俗稱班禪行宮)是乾隆專為班禪六世來熱河居住和講經(jīng),仿西藏日喀則的札什倫布寺修建的。這一系列寺廟建筑富有民族特色和象征意義,成為著名的名勝古跡。

蠡園

蠡園是無錫蠡湖湖光山色中最美的一處了。蠡園因建于蠡湖之濱得名,而蠡湖的名字,則來自范蠡與西施的古老傳說。

蠡園面積達1231畝,其中水面占523畝。蠡園始建于民國初年,歷經(jīng)多年擴建,始成今日規(guī)模。

走進農(nóng)舍式的公園大門,穿過月洞,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的是花崗巖砌成的屏障,左側(cè)是二排石壁組成的通道,右側(cè)似乎無路可循,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感。但穿過一假山石洞,便豁然開朗,給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但見前面有湖石假山,修竹土岡,自成一塢。塢內(nèi)有正房5間,乃“百花山房”。

蠡園內(nèi)景

出百花山房,便是蠡園的主體景區(qū)——四季亭。四季亭建于1954年,題名春、夏,秋,冬,取四季時序之意。春亭旁種植迎春花,夏亭旁種植夾竹桃;秋亭旁種植桂花,冬亭旁種植臘梅花。四只亭子如一個模型脫出,不易辨認,看看亭旁所植的花木,便可知其名了。

由四季亭轉(zhuǎn)出,沿堤上小路向前,過草坪、六角平臺,穿假山洞、天井、月洞,開朗處就是長廊,長廊又名千步廊,沿長廊前行,有跨水廊橋一座,使長廊高低起伏,曲折多變。廊壁有瓦砌89個漏窗,步移窗異,窗異景變,別有景趣。這種互為借景的漏窗手法,為我國獨特的造園藝術,游人對此莫不稱贊。

穿長廊,過平橋,便到湖心亭。由亭折回平橋,過六角形洞門,前面是“湖濱大樓”和“頤安別業(yè)”(西班牙式小洋房)。在頤安別業(yè)旁邊,有一亭,形似荷葉,亭前塘內(nèi)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是園內(nèi)賞荷的最佳之處。

廓盡路轉(zhuǎn),過池塘方亭,兩側(cè)盡是湖石堆成的假山。假山上綠樹婆娑,翠蔓披拂,苔蘚斑駁。假山都以“云”字題名,如云窩、云腳、穿云、朵云、盤云、歸云、留云等等。游人置身其間,聞身不見影,可望不可及,有如身陷迷陣之感。歸云洞的頂峰,高12米,為全園最高處,可眺望園內(nèi)外風景。

蠡園,確實是美麗的,它就像范蠡和西施美好的傳說一樣。將永遠吸引著中外游客。

煦園

南京煦園是一座瑰麗多姿、歷史悠久的古典花園,具有江南園林的獨特風格,全部建筑繼承了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它展示著我國人民辛勤勞動和文明才智而結成的功績。

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封次子為漢王,在此擴建漢王府,花園以漢王朱高煦之名的“煦”而命名為《煦園》。

煦園內(nèi)“假山聳立,翠竹環(huán)繞”,五步一景,十步見閣,山水相映,小橋流水,使人心曠神怡。園中太湖石疊成的假山,玲瓏多姿,形成各色各樣的飛禽走獸的圖案。矗立在假山石室上的六角亭,態(tài)勢傲然,循石級而上抬頭可見東側(cè)游龍墻前的小軒,小軒中佇立著一塊漢白玉石的《楓橋夜泊碑》。從小軒沿曲廊而進,可見暖閣和太平軍開鑿的古井。

從碑亭西行,可見一座很美的方勝亭,此亭巧奪天工,兩亭巧妙相連,雙頂并立,難舍難分,又被譽為象征愛情的鴛鴦亭。

景景環(huán)繞太平湖,太平湖是太平天國時期在原荷花池基礎上開鑿。沿湖有樓臺亭榭,湖中有不系舟和漪瀾閣。布局協(xié)調(diào),十分美觀。

太平湖中的石舫系乾隆十一年所造,乾隆二次南巡,在舫中休息時,曾賜名“不系舟”。全舟采用青石砌成,船身的雕刻和彩繪具有太平天國時期的民間工藝特色。

和石舫相對的漪瀾閣,整個屋脊用清道光年間的青花瓷磚構成,六扇落地長窗,都刻有形態(tài)各異的瓶、鼎圖樣,也是太平天國平等的諧音。閣之四周石欄環(huán)繞,每一欄柱上都置有石雕獅一只,形態(tài)活潑,具有生活氣息。

寄暢園

寄暢園在無錫惠山寺香花橋畔,門楣上掛著乾隆皇帝的手筆“寄暢園”匾額,穿過門廳,是一個大天井,便道盡端有一間敞廳,書“鳳谷行窩”匾額?!傍P谷行窩”為寄暢園前身園名,建于明代中葉正德年間,由明代進士,無錫人秦金興建。

有兩條路可通向園的深處:一條從右邊進,走曲折的石徑,穿過山洞,經(jīng)碑亭到達園中部的錦匯漪;另一條從左邊進,更見曲折。

走左道,從敞廳左轉(zhuǎn)到秉禮堂;出月洞門,到含貞齋;左拐,徑直北行是八音澗,原稱懸淙澗。出澗口,眼前豁然開朗,為錦匯漪,萍蓬蓮緊貼著水面,開著金黃色的小花,環(huán)顧周圍景物,目不暇接。東岸是涵碧亭、清響齋、知魚檻、郁盤,一組連綿的亭廊,飛檐翹角,錯落有致,倒映水中,構成一幅天然的圖畫。北端原來是環(huán)翠樓,現(xiàn)在是三間敞廳,面對錦匯漪,左列響廊,右旁山岡,極目所至,可總覽全園。

寄暢園冬日美景

知魚檻可謂是全園賞景的中心,方亭突入水面,左有郁盤、碑亭、美人石;右有七星橋、涵碧亭,茶室敞廳。知魚檻北,有一小院,叫做清響齋,種著竹子,清風搖曳,意境瀟灑。

寄暢園以一泓池水為中心的布局來安置景點,體現(xiàn)了明代亭園結構的普遍特征。寄暢園不過15畝地,但緊湊集中,包容了錫、惠之勝。錦匯漪的水面只有二畝多,卻稱得起錦繡薈萃之處。寄暢園建成之后,名人雅士無不游園作詩,倍加贊頌。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江蘇揚州市西郊,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時,因繞長春嶺(即小金山)而北,又稱長春湖。因湖身曲長,兩岸花木疏秀,風景纖麗,與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種清瘦秀麗的特色,故稱瘦西湖。

瘦西湖原是縱橫交錯的河流,古代園藝家運用我國造園藝術之高超手法,因地制宜,相互溝通,建造了很多風景建筑。舊有范圍,從南門古渡橋起,繞小金山至平山堂蜀崗下為止。東南與市河、城河相接,通向運河。以后,逐年修建綠化,由史公祠向西,乾隆御碼頭開始;西北沿湖過冶春、綠楊村、紅園、西園曲水,經(jīng)大虹橋,長堤春柳;至徐園、小金山、釣魚臺、蓮性寺、白塔、鳧莊、五亭橋等;再向北至平山堂、觀音山、蜀崗止。湖長10余里,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秀美的瘦西湖

大虹橋橫跨于瘦西湖上,是西園曲水通向長堤春柳的大橋。初建于明末,原是木橋,因橋上的紅色欄桿而稱紅橋。清詩人王漁洋有“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詩句,形容當時紅橋的情景。乾隆年間將木橋改為石拱橋,像一道彩虹從湖的東岸飛跨西岸,遂稱大虹橋。清代詩人為此寫詩作賦,多達7000余人,編成300卷,并繪有“虹橋覽勝圖”。

小金山位于湖的中心,是四面環(huán)水的島嶼。北架八龍橋,貫通彼岸。據(jù)傳六朝時就在此營造園林,現(xiàn)存建筑、假山等大部分為清代遺物,小金山是一組依山臨水的園林建筑群。山頂筑風亭,山上植松柏。山東麓花墻內(nèi)有小桂花廳,內(nèi)有清書畫家鄭板橋?qū)懙囊桓睂β?lián):“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山南麓是琴室,架紅欄橋(玉版橋)與南岸“桃花塢”廢址銜接。在山頂風亭上,可俯瞰湖景,風亭是瘦西湖主要風景點之一。

五亭橋原稱蓮花橋,位于蓮性寺后,因寺址周繞有水,形如蓮花,其后有土埂名稱“蓮花埂”,橋位于此故得名。橋上架置五亭,俗稱“五亭橋”是通往觀音山、平山堂必經(jīng)之地。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橋身用青石砌成,下由12個大小不同橋墩組成15孔的券橋。平面呈工字形,兩側(cè)加階級,橋面上矗立琉璃攢尖頂方亭5座,正中為主亭,體積加高做重檐,其四角各配置一單檐方亭。每逢月滿,從正側(cè)橋孔觀望每洞各映一月,金色眾月混漾,映襯亭橋,使湖景更為美麗。

民居建筑

最早的住宅

民用住宅是歷史上最早的建筑形式。最原始的房屋是原始人的穴居和巢居。古書上記載上古之人“因丘陵掘穴而處”和“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反映的就是這兩種住處。

我國最早的民用住宅,大約出現(xiàn)于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住房形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南方的“干欄式”房屋;另一種是北方黃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干欄式”房屋就是先在地面上用木柱做樁,構成一個底架,然后在底架上鋪設木板,再在木板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房屋。在屬于新石器時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的一組密集的建筑遺跡,就是屬于這種形式的建筑。這些干欄式房屋全高3米多,其中底層高1米左右,作飼養(yǎng)豬、狗、羊和水牛之用;上層住人,高2米多,鋪有厚木板作為樓板,屋頂用茅草和蘆葦蓋成。房子周圍樹立有密集的木樁連成的圍墻,以防御野獸的侵襲。河姆渡住房的建筑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平。梁柱間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是我國建筑史上最早使用榫卯的實物。

“干欄式”建筑在我國南方分布很廣,延續(xù)時間也很長,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至少流行到秦漢六朝時期,而在西南和華南地區(qū),延續(xù)的時間就更長。尤其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直到今天還在使用這種建筑形式。如藏族碉樓、傣族竹樓、侗族木樓、拉祜族的掌樓等都是這種建筑形式的發(fā)展。

半地穴式的房屋式樣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其結構和建造方式,是從地面向下挖成深約數(shù)十厘米的淺穴,并以坑壁作墻基或墻壁,在房子的中央樹立有四根支撐屋頂?shù)闹?,柱子下面還墊了石頭,以防柱腳下沉,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石柱礎??颖诘闹車⒂谐膳诺闹?,作為墻壁或支撐屋檐的骨架,木柱上架有橫梁和椽子。屋頂有的從四角向中間收攏成尖錐狀;有的作兩面坡的“人字形頂”,上面再鋪茅草或涂以厚厚的草泥。近門處常有臺階或斜坡狀的窄道延伸到屋外。

在陜西西安半坡遺址的居住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面積達160平方米的半地穴式大房子,房內(nèi)前部為一大間,后面分為三小間。大房子附近有四十幾座方、圓兩種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房子,每座房子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地面建筑是木骨泥墻,室內(nèi)有支柱撐托著脊檁,屋頂為兩面坡式。有的淺穴式房屋,為了擋風和防水,在門道的兩側(cè)各有一道隔墻。

我國原始社會住房建筑上的柱網(wǎng)結構和榫卯技術的出現(xiàn),為我國古代獨具風格的框架式房屋建筑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臺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guī)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墻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huán)境封閉而幽靜。

北京有各種規(guī)模的四合院,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復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并列組成的。

窯洞

陜北窯洞

我國黃河中上游一帶,是世界聞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體性能極好的黃土層,建造了一種獨特的住宅——窯洞。窯洞又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幾種。土窯是靠著山坡挖成的黃土窯洞,這種窯洞冬暖夏涼,保溫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是先用石塊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蓋上厚厚的黃土,又堅固又美觀。由于建造窯洞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造價比較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越來越舒適美觀了。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著許多古代的民居。這些古民宅大都用磚木作建筑材料,周圍建有高大的圍墻。圍墻內(nèi)的房屋一般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兩層小樓,比較大的住宅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種植著花草盆景,各處的梁柱和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座座小樓,深深庭院,就像一個個藝術的世界。建筑學家們都稱贊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藝術的寶庫”。

客家土樓

福建客家土樓

土樓是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從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不斷遷移到南方的漢族人。為了防范騷擾,保護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創(chuàng)造了這種龐大的民居——土樓。一座土樓里可以住下整個家族的幾十戶人家,幾百口人。土樓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圓形土樓。圓樓由兩三圈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層、四層是臥室;第二圈兩層,有30~50個房間,一般是客房;中間是祖堂,能容下幾百人進行公共活動。土樓里還有水井、浴室、廁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建造土樓,就地取材,用當?shù)氐酿ど惩粱旌虾恢?,墻中?0厘米厚層布滿竹板式木條作墻盤,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價便宜。土樓群的奇跡,充分體現(xiàn)了客家人集體力量與高超智慧,同時也閃耀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光彩,自改革開放發(fā)來,土樓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坑鎮(zhèn)洪坑村的振成樓,聞名世界,被稱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明珠,受到了世界各國建筑大師的稱贊。

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俗名又叫“干欄”,以其別具情趣的建筑式樣和風格,把風景艷麗的西雙版納和瑞麗江兩岸點綴得再加迷人。幢幢竹樓大多以竹籬相隔,自成清幽恬靜的院落。那些高大挺拔的椰子樹、枝葉茂密的枘子樹和果實累累的芒果樹以及那搖曳多姿的鳳尾竹,把一一幢幢竹樓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真是幽美極了。

傣家的“干欄”式建筑,除柱子、樓架用30多棵質(zhì)地堅硬韻椽木外,樓板,墻壁均用竹子直剖壓平而成,屋頂用“草排”覆蓋。竹樓開門的一方,述有走廊、涼臺,供曬晾衣裙、洗臉洗腳和乘涼休息。竹樓呈四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yǎng)牲畜。樓上一般均分內(nèi)外兩間,也有三至四間者,內(nèi)間為臥室,外間為主人進餐、休息或接待客人的地方。雖然僅在外室開一小窗,但涼風習習均能從竹壁隙中透入,因而即使酷熱的夏天,也有十分涼爽愜意之感。

傣家竹樓

在記敘有關壯傣族系生活習俗的史籍中,幾乎都要提到這種獨具民族傳統(tǒng)的竹樓。如《魏書》、《周書》、《北史》記載僚人時說:“依樹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干欄大小,隨其家口之數(shù)”。又《新唐書·南平僚傳》載:其地“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樓居,梯而上,名為干欄”?!段髂巷L土記》也說;“所居皆竹樓,人處樓上,畜產(chǎn)居下,苫蓋皆蒡茨”。“其地下潦上霧,四時熱毒,民多于水邊構樓從居”。這種樓居的特有住宅形式,正是從古代越人到后來的壯傣諸族長期相承的民族傳統(tǒng)建筑,是壯傣人民勤和智慧的結晶。從地下出土的銅鼓鐫刻的“干欄”圖形,與今日壯傣的竹樓式樣,幾乎完全一樣。

按照傣族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每當新竹樓落成時,總要舉行“賀新房”儀式,祝愿新房牢固和主人身體健康。在房主人搬進新房那天清早,應邀的客人便終繹不絕地來到新居,有的向主人獻雞,有的獻米,十分熱鬧。

侗寨鼓樓

在貴州黎平、榕江、從江、天柱等縣侗族聚居的村寨中,有一種很具特色的寶塔形建筑物,這就是侗寨鼓樓。

鼓樓以杉木作建筑材料,不用一釘一鉚,柱、坊的橫穿、斜掛、直撐,一律采取接榫與懸柱結構,牢固而又謹嚴。

侗族人起鼓樓很講究山向水勢,喜歡選擇望見流水的山灣作樓址。木匠師傅根據(jù)主家的要求,觀察地形后,依著山勢水向謀劃一番,把設計圖畫在腦子里,然后開始起樓。

侗寨鼓樓

第一層為正方形,與地平相距約2~3米,以上各層為多角形,且有飛檐。頂部中央多安裝琉璃葫蘆,脊棱緩緩翻;卷成翹角。頂樓常懸“款鼓”一面,遇事由“款首”擊鼓集眾,決策定奪。底樓多設大廳,樓前有廣場,樓側(cè)或聯(lián)建戲臺和廂房。

侗家喜慶佳節(jié),都以鼓樓為娛樂中心。由于侗家歷來是同姓聚居,一寨一姓建鼓樓一座;一寨多姓則建多座。因此,鼓樓又是族姓的形象標志。

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城北25千米,有一座馬胖鼓樓,形似寶塔,高約12米,寬約11米,九層飛檐,層層相疊,檐下繪民族圖案,樓內(nèi)四根兩人合抱大柱,正廳板壁繪美麗侗鄉(xiāng)風光。整座建筑用杉木安榫接合,結構嚴密,氣勢雄偉。它是廣西侗族地區(qū)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鼓樓,對于研究侗族社會生活和建筑藝術均有重要價值。

貴州黎平縣肇興紀堂鼓樓,從江縣停洞增沖鼓樓,均建于清代中葉,巍然矗立,氣勢雄偉,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至今保存完好,充分顯示了古代侗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如今,侗族人民一般居住于木樓,為三層,由一排排的三個到五個杉木柱頭的樓排組成。排與排之間用方連結起來,每兩排之間組成的空間叫做一“間”。

木樓依著山勢建筑,長柱腳落在低處,短柱腳落在高處;第二層能住人,第三層就更寬敞了,屋頂上并不是簡單的剪刀架,而是在橫方騎高矮不一的掛筒(匠人叫爪筒),然后在掛筒上木行條,釘上橡皮,蓋上青瓦,就成了排水性良好的屋頂了。侗家木樓的設計周密,施工精細,木匠所開的眼孔、所鋸刨的方頭必須是銜接得恰到好處,所以侗家的木樓是百年不斜的。

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包是獨具特色的活動氈房。一般為圓形,多用條木結成網(wǎng)形的墻壁和傘形屋頂,覆蓋毛氈,用繩索勒住,帳頂中央有采光、通風的天窗,外壁多用白色羊毛氈覆蓋,在綠色的草原上格外醒目。蒙古包內(nèi)的支架稱為“哈那”,按其大小分,一般有十個哈那、八個哈那、六個哈那、四個哈那數(shù)種,按其樣式分,又有轉(zhuǎn)移式、固定式、人字帳房等。

轉(zhuǎn)移式蒙古包,蒙語稱為“烏爾郭格樂”,是純游牧民的氈屋,主要是用毛氈來做屋蓋和屋墻。其構造、形狀、大小及屋內(nèi)的格局與固定式房屋相同。其與固定式房屋的主要區(qū)別是,其支架不必永久性地固定,院內(nèi)不必用木柵圍繞,包內(nèi)的裝潢也較為粗糙。地上沒有地毯,只用以牛羊的生皮或毛氈子。因此,轉(zhuǎn)移式蒙古包的建造和拆除都較為簡單,兩三個人可以在一兩個小時內(nèi)完成。

固定式蒙古包同樣是用毛氈來做屋蓋和屋墻。有的是在覆好的草上再覆以氈子,有的則僅用毛氈包裹,然后用毛繩系緊固定。與轉(zhuǎn)移式蒙古包不同,固定式蒙古包必須把墻基埋入地內(nèi),氈屋周圍的土地必須砸實,然后把屋墻墻腳用石塊或木材加以圓形的固定,院內(nèi)要用木柵圍繞。包內(nèi)的裝潢也較為講究,地上鋪地毯,氈墻上有圖案,包內(nèi)裝床板。

土家族吊腳樓

土家族吊腳樓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為最佳屋場,后來講究朝向,

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guī)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

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shù)?,現(xiàn)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干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yōu)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陵墓建筑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外觀上看去有些像金字塔,但它卻非石質(zhì),而是用黃土夯成的。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而我國的秦始皇陵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從他13歲即位時起就開工建設,直到他死時還未竣工。二世繼位后,又修建了一年才基本完工,歷時38年,比胡夫金字塔的建筑時間還長8年。建陵動用人工近80萬,幾乎相當于修筑胡夫金字塔所動用人數(shù)的8倍。

整個陵園工程的修建,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陵園的初期階段,從秦始皇即位到其統(tǒng)一中國,在這26年里,先后展開了總體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的規(guī)模和基本格局。第二階段為大規(guī)模修建階段,從統(tǒng)一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在這9年時間里,經(jīng)過數(shù)十萬人大規(guī)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的主體工程。第三階段為最后收尾階段,從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在這3年時間里,主要進行陵園的收尾和覆土工作。

整個陵園仿照秦都咸陽布局,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筑有內(nèi)外兩重城垣,其外城周長6210米,內(nèi)城周長3870米。秦始皇陵用黃土夯筑而成,形成三級階梯,狀若覆斗,底部四方形,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由于風雨侵蝕、人為破壞,現(xiàn)在封土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

秦始皇陵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形成南面背山、東西兩側(cè)和北面三面環(huán)水的風水格局。這種“依山環(huán)水”的風水思想對后代建陵產(chǎn)生深遠影響,如西漢高祖長陵、文帝霸陵以及武帝茂陵都體現(xiàn)了這種思想。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整個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下面。人們相傳秦始皇將其生前榮華全部帶入地下。由于其入葬之后,墓穴始終無人打開,人們對之格外好奇。在目前的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nèi)涵豐富,規(guī)??涨埃瑪?shù)十年來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脊虐l(fā)現(xiàn)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深約30米,發(fā)現(xiàn)有大型的石質(zhì)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處,還有被稱為“世界奇跡”的兵馬俑陪葬坑。

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就是在陪葬區(qū)發(fā)現(xiàn)的。1974年3月,驪山北麓農(nóng)民打井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兵馬俑。兵馬俑坑在秦始皇陵東側(cè)15千米處,規(guī)模極其龐大,3個坑共2萬多平方米,坑內(nèi)共計有陶俑馬近8000件,木制戰(zhàn)車100余乘以及青銅兵器4萬余件。這3個坑以發(fā)現(xiàn)早晚為序,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有俑馬6000余件;二號坑緊隨其后,面積6000平方米,有俑馬1000余件;三號坑最小,只有500余平方米,內(nèi)有武士俑68個。3個坑皆按兵陣布置,三號坑是總指揮所。這3個坑所展示的就是秦始皇的宿衛(wèi)軍。

這些兵馬俑,如真人真馬一般高大,一個個造型生動,神情畢肖,在軍事、服裝、生活、建筑等諸方面為我們對秦朝作出全面的考量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兵馬俑井然有序,氣勢磅礴,置身其中,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震撼,使人不禁想起秦始皇金戈鐵馬、橫掃六國、威震四海的英姿和揮師百萬、戰(zhàn)馬千乘的勃勃虎威。秦始皇兵馬俑的發(fā)掘,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大秦帝國的強盛。

明十三陵

天壽山位于我國首都北京城外的昌平縣,山中有一組宏偉、壯闊的建筑組群,它們始建于1410年,那兒埋葬著明朝成祖至思宗十三個皇帝,所以人們稱它為“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部是條很長很長的,通往各陵區(qū)的“神道”,后部便是散落在莽莽山巒中的各陵本身。

明十三陵

“神道”是條引導人們進入陵區(qū)的大道。聳立在“神道”最前方的是座明朝嘉靖年間建造的石牌坊,上面雕刻著花紋,鳥獸。石牌坊是由六個柱子排列形成的五個大門洞。門洞從兩旁向中間逐步升高,檐口是藍紫色的琉璃瓦,柱梁是晶瑩的漢白玉,給人一種精細、高大堅挺的感覺。穿過石牌坊,走過一段路,是一座敦厚、壯實,紅墻黃瓦的大門,稱為大紅門。通過大紅門,前面不遠可以看到大路中間立著一座形象莊嚴的亭子。亭中豎著一塊大石碑,因此人們把它叫做碑亭。亭子四周聳立著四座用白石雕成的華表,體型不大,卻十分均稱。走過碑亭,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便是一長溜石像生了。它們每隔一段距離,成雙成對地挺立在大路兩邊。有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翁仲、文臣、武臣、勛臣等,或坐或立,姿態(tài)各異,神情莊重嚴肅。在神道的盡頭是龍鳳門,那也是一座石牌坊。它才是謁拜各陵的起點。

這么長的一條“神道”,放置了這么多的建筑物和雕塑物,目的就是要讓人們在謁陵時體會到皇帝的權威,引導人們對他的“懷念”。為正式謁陵“醞釀感情”。因此說“神道”是組具有精神作用的建筑群體。

從龍鳳門筆直往前走,是十三陵中最大的,明成祖朱棣的長陵。長陵的地上建筑是十三座陵中最突出的一座,由一門,一殿,一樓,一寶城(墳丘)組成,四周均有圍墻。門是棱恩門,殿是棱恩殿,樓是方城明樓,寶城(墳丘)上植滿了青松翠柏。這門、殿、樓、寶城(墳丘)都處在一條南北向的縱軸線上。棱恩殿居于正中,重檐廡殿式屋頂,三層漢白玉臺基、金黃色的琉璃瓦。這些,都表示它的等級在中國古建筑中是最高的。它長6675米,進深2931米,面積有19564平方米。這殿全木結構。是我國最大的宮殿建筑之一。殿內(nèi)大柱共32根,最大四根高達143米,柱徑超過117米。均由整根楠木制成,這在其它宮殿中是無法找到的。方城明樓在棱恩殿之后,是座二層建筑,上部是明樓,下部是方城。明樓中間朱砂碑上用篆書寫著“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九個大字。明樓的后面便是寶城(墳丘)了。相傳明成祖朱棣在選這塊“風水寶地”時還費了不少周折,直到有一個姓廖的江西人說這里環(huán)山抱水,龍虎龜蛇,日月星辰諸般靈端都在這兒相會,方才定下來。

長陵的地下墓室因未開掘,無法判斷其內(nèi)部結構。定陵的地下陵室已于1956年——1958年開掘。現(xiàn)介紹如下:

定陵是十三陵中另一座樓,屬明神宗朱翊鈞所有。它建于明萬歷十二年,即1584年。定陵地下陵室的平面,從圖看像個人提著兩只熱水瓶。同中國傳統(tǒng)宮殿布局相類似,它共有五個大殿組成:前殿,中殿,左配殿,右配殿和正殿。由前殿入口處到正殿后墻止,全長8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其中正殿是主體,長301米,寬91米,高95米,安置著皇帝和皇后的棺木。殿內(nèi)的地面和墻壁及半圓形的拱頂,全部由石頭筑成。那些石頭平整、光潔,石頭間灰縫也異常細密,真可謂天衣無縫。其它四殿也是石頭砌筑,不過都比正殿小。中殿還有甬道可通往左、右配殿,這些殿內(nèi)分別放著不同的東西,如大燭臺、大香爐、“長明燈”、油罐及裝有各種金銀財寶和珍珠玉帛的幾十只箱子。整個地下宮殿還有五重大門,這些門高33米,寬17米,都用整塊漢白玉石制作。在門楣上方鑲有發(fā)亮的黃銅飾物,在石門的陪襯下,十分簡潔悅目。石門在安裝時運用了簡單的物理原理,因此開啟時非常輕便。定陵的地下建筑全部用石頭砌成。

與金字塔一樣,建造這些石砌地下宮殿也是十分不易的,據(jù)史書記載,定陵地下宮殿整整修了六年,征集民伕幾十萬,耗去白銀八百萬兩,這相當于當時兩年全國財政總收入。如果用它購糧,則可供一千萬農(nóng)民飽飽地吃上一年。

寺院建筑

中國建筑的代表除了宮廷、園林之外,宗教建筑也是不可忽視的。

寺院作為活動場所,同宗教的產(chǎn)生和興衰、宗教事件、宗教名僧有關。寺院作為建筑,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筑水平和藝術風格。寺院作為文化區(qū)域,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傳播,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寺院作為旅游名勝,是旅游文化的寶貴資源。從古代的帝王將相、文人賢哲、武士俠客,到今天的中外游人,都曾在寺院內(nèi)留下了游賞觀光的足跡。

追溯寺院的歷史,我們不能不提及宗教的歷史,因為沒有宗教的產(chǎn)生就不會有寺院的建立,沒有宗教的廣泛傳播就不會有寺院的長足發(fā)展。

洛陽建了白馬寺后,全國各地開始了興建寺院之風。到了東漢末年,已有規(guī)模相當宏大的佛寺了。

六朝時佛學興起,寺院眾多,只是沒有遺存。

西晉時以長安和洛陽兩京為中心,修建佛寺180所,擁有僧尼3700余人?,F(xiàn)存記載中西晉時洛陽有白馬寺、東林寺、菩薩寺、石塔寺、愍懷太子浮圖、滿水寺、大市寺、宮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東晉時,佛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朝廷官員信奉佛教的也很多。元帝、明帝都以賓客的禮節(jié)來對待修行者。元帝“造瓦宮、龍宮二寺,度丹陽,建業(yè)于僧”;明帝也“造皇興、道場二寺,集義學,名稱百僧”?;实鄱既绱酥匾暦鹚?,以至在東晉時,佛寺建筑盛極一時,東晉的帝王、朝貴、名僧及一般社會知名人士,很多都熱心于佛寺的建筑,歷史上著名的東林、道場、瓦宮、長諸諾寺大都建于這一時期。

南朝時期,各代對于佛教的態(tài)度大略與東晉相同,統(tǒng)治階級及一般文人學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文帝更重視佛教,認為佛教對政治有幫助,常與僧人慧嚴、慧觀等討論研究佛教原理。孝武帝也崇信佛教,曾建造了藥天、新安兩寺。

南朝寺院,僧尼數(shù)量甚多。唐朝詩人杜牧在詩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泵鑼懗隽水敃r的盛況。

隋唐是我國佛教的鼎盛時期。隋文帝一生熱衷于佛教的傳播。在建寺方面,他于繼位初年就改先前所建的陟岵寺為大興善寺,又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諸州縣各建立僧尼寺一所,并在他所經(jīng)歷的45州各創(chuàng)設大興善寺,又建延安、光明凈影、勝光及禪定等寺。據(jù)傳,隋文帝所建的寺院共有3790所。隋煬帝也信奉佛教,他即位后,在大業(yè)元年(605年)造西禪定寺,又在高陽造隆圣寺,在并州造弘善寺,在揚州造道場寺,在長安造清祥、日嚴等寺,并在泰陵、莊陵二處造寺。又曾在洛陽設無遮大會,度男女為僧尼。到了唐朝,統(tǒng)治階級很重視對佛教的整頓和利用,使佛教和政治關系密切起來。唐高祖于619年在京師聚集高僧,立十大德,來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后,又度僧人3000人,并在舊戰(zhàn)場各地建造寺院,一共7所,這樣就促進了當時佛教的發(fā)展。貞觀十五年(6*1年),文成公主人藏,帶去佛像、佛經(jīng)等,使?jié)h地佛教深入藏地。貞觀十九年(6*5年)玄奘從印度求法回來,朝廷為他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講道場,他以深厚的學養(yǎng)作了精確的傳播,給當時佛教界帶來很大影響。武后利用佛教徒懷義等編造《天方經(jīng)》,她將奪取政權說成符合彌勒的授記,隨后在全國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馬坂的大銅像。

宋朝以后,佛教有些衰落,但寺院的發(fā)展卻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宋朝寺院都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田園山林,得到了豁免賦稅和徭役的權利。于是寺院經(jīng)濟富裕,興辦起商店等牟利事業(yè)。

元朝時期,佛教界一些著名人物,如耶律楚材等得到朝廷重用。這在當時對佛教的護持,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元朝時,禪宗盛行江南,天臺、白元、白蓮等宗也相當活躍,但對佛教教義沒有多大發(fā)展。寺院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僧尼人數(shù)的增加都比過去快。寺院大力經(jīng)營商業(yè),成為元代佛教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元代皇室所建宮寺很多,從至元七年(1270年)到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京城內(nèi)外各地建有大護國仁王寺、圣寺萬安寺、殊禪寺、大龍翔集慶寺、大覺海寺、大壽元忠寺等,這些土木費用都很浩繁。每年國家都賜給寺院大量錢財,并賞很多土地。

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以前,京城內(nèi)外的官立寺觀多達638所。后來又繼續(xù)增建,佛寺數(shù)量之多,在歷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

清初對于寺廟僧尼都有限制。順治二年(16*5年)禁止京城內(nèi)外擅造寺院佛像,建造寺院必須經(jīng)過禮部允許,已有寺院佛像不許私自拆毀,也不許私度僧尼。

我國佛寺的主要建筑有以下內(nèi)容:供奉佛像、借以瞻仰禮拜的稱“殿”,如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僧侶說法修道和日常起居的房舍稱“堂”,如法堂、念佛堂、齋堂等。殿和堂二者有區(qū)別,但習慣上人們總稱其為“殿堂”。此外還有鐘鼓樓等。宋代以來,禪宗寺院不盛,禪寺盛行“伽藍七堂”的制度,七堂為:山門、佛殿、法堂、僧堂、廚房、浴室、西凈(廁所)。

從整體建筑布局講,中國佛寺又分為石窟寺和塔廟兩種。

石窟寺基本依照印度教的“支提窟”模式而建,依山開鑿。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龕;有的窟正中后靠壁前雕刻佛,左右是菩薩、天王;有的石窟前面如有多余空地,就再建寺院。石窟寺的建鑿以北朝至唐朝為盛,前后共有五六百年,其結果是使中國佛教石窟成為世界上保存數(shù)量最多、分布地區(qū)最廣、延續(xù)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遺存。其中最著名的石窟寺有大同的云崗石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石窟寺的建鑿至宋朝以后就走下坡路了。

塔廟,起初也叫“浮圖寺”、“浮圖”,這是因為“塔”是“浮圖”、“浮屠”、“佛圖”的簡化形式。印度的“浮圖寺”必定是廟中有塔,整座寺院以塔為中心建造,而中國最早的佛寺是利用官署改建而成,塔與木構樓相結合,正是受了印度“塔廟”的形制影響。大多數(shù)中國早期佛寺的建筑布局中也是以塔作為佛寺的中心。然而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塔在中國佛寺建筑中的地位逐漸減弱。

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這是從古印度和中國內(nèi)地傳入西藏地區(qū)的佛教密宗與西藏當?shù)氐墓爬献诮倘诤隙傻木哂形鞑氐胤缴实姆鸾?。這種藏傳佛教因受中國宗教和印度佛教的影響,所以其文化也就成了藏、漢、印三流的融匯。這種融匯體現(xiàn)在建筑上則具有很大的綜合性。主殿三層的建筑取法,下為西藏式、中為漢式、上為印度式,故名三樣式。很顯然這種建筑格局是以藏式為基礎,既吸收了印度、尼泊爾建筑特點,又參照漢式建筑風格,三位一體。藏式佛寺一般都是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雕梁畫棟,極為精巧。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藏式佛寺建筑布局的典型代表。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17世紀5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布達拉宮是集西藏的行政、宗教和政治于一體的辦公所在地。該建筑群由白宮、紅宮及其附屬建筑組成,集占城堡、靈塔殿和藏傳佛教寺廟為一體,又是歷代達賴喇嘛居住的宮殿式建筑,自公元7世紀以來,它一直起著西藏佛都及傳統(tǒng)行政管理中心的作用。其壯觀建筑有民族獨特性,華麗的裝飾與周圍秀麗的景色和諧統(tǒng)一,增添了西藏歷史文化的沉淀感和宗教意韻。宮中繪有大量壁畫,是西藏地區(qū)的歷史畫卷,也是中國民族藝術的珍寶。宮中還藏有大量藝術品及經(jīng)書和其他重要歷史文獻,具有極高的價值。

布達拉宮不僅是西藏地方政權所在地,也是西藏佛教最大的活佛駐地。5世達賴到14世達賴,都把布達拉宮作為行使權力的中心,公元7世紀以來,共有9位藏王和10位達賴在這里居住過。1690年,為了安放5世達賴喇嘛的靈塔,開始修建紅宮。1693年4月,主體建筑竣工。以后,布達拉宮又不斷進行增修和擴建,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

布達拉宮是一座匠心獨運的傳統(tǒng)藏式建筑,依山建筑,共13層,高117米,東西長約420米,宮墻厚3~5米,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用石頭和三合土砌成,堅固無比。宮墻外表向上傾斜。更顯得雄偉仕觀。

雍和宮

我國最著名的喇嘛廟之一——雍和宮,位于北京原內(nèi)城東北角,南起戲樓胡同,北至內(nèi)城城垣,長300多米,占地約66000多平方米。

雍和宮建于公元1694年,原是清康熙皇帝四子胤禎的官邸,稱“雍親王府”。1722年胤禎繼位,次年改年號為“雍正”。1725年將雍親王府改為行宮,稱“雍和宮”。1735年乾隆繼位后,為了給他父皇停靈,并顯示行宮氣氛,便決定將雍和宮中路殿宇的綠瓦全部換為黃瓦。1744年,乾隆將雍和官正式改建成喇嘛廟。僧人最多時有500左右,可見當時香火之盛。

雍和宮

雍和宮的建筑以漢族風格為主,同時又結合了藏族寺院的某些獨特的建筑形式。它的前半部分,廣闊而開朗,僅用影壁、牌樓點綴其間,而后半部分,則建筑密集,飛檐重閣,縱橫交錯,形成了疏密相間,對比強烈的獨特風格。

走進雍和宮大門,東西兩邊各有彩色琉璃牌樓一座;穿過牌樓,是一條筆直平坦的長甬道,走過甬道,來到昭泰門前,昭泰門內(nèi)兩側(cè)相對的是鐘鼓二樓,靠后的一組,則是雙重飛檐、造型新穎的八角形碑亭。碑身鑲嵌在一個似龜非龜?shù)膭游锷砩?,人們常把它叫作“王八馱石碑”,其實它的名字叫赑屃,不叫“王八”。

走出碑亭,到第一進大殿前,正門橫楣上書寫“雍和門”三個貼金大字??邕M大殿,在正中金漆雕龍寶座上,有一個和尚的塑像。他袒胸露乳,矯首昂視,長年笑迎游客,他就是民間常說的“大肚彌勒佛”。大殿兩側(cè)相對而立的是四大天王像,大殿的背后,是手持金剛寶杵、頂盔貫甲的韋馱雕像。

出了天王殿,庭院中有一尊高4米的深綠色銅鼎。繞過銅鼎,就是“御碑亭”。穿過御碑亭,正中座落著一個漢白玉雕成的橢圓形池座,池座中央有一座銅鑄的“須彌山”。

離開須彌山,來到主殿——雍和宮,這是一所七間結構,前出廊后帶廈的歇山頂式的雄偉建筑,相當于“大雄寶殿”。中間有三尊精美的銅質(zhì)佛像,稱“三世佛”:西邊的是過去佛——燃燈;中間的是現(xiàn)在佛——釋迦;東面的是未來佛——彌勒(如來)。大殿兩側(cè),是十八羅漢像。

走出雍和官大殿,就到了永佑殿,從永佑殿北行,到“法輪殿”。它的頂部開有5個大天窗,每個天窗上端都飾有鎦金的寶頂,并懸掛銅鈴。這種裝飾寶頂,原是藏族寺院建筑的傳統(tǒng)形式。大殿正中間有一尊高大的銅質(zhì)佛像,這就是喇嘛黃教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大殿西側(cè)是大型壁畫“釋迦源流圖”。大殿背后是雍和宮三絕之——五百羅漢山。

離開羅漢山,走出法輪殿后門,對面是一座高23米的巨大建筑。飛檐三重,這就是萬福閣大殿。跨進大殿,就會看到聳立在正中間的未來佛彌勒的站像。此像露在地面上的垂直高度為18米,地下還埋有8米,頭部接近閣頂,矗立在漢白玉雕成的須彌座上。佛像是由名貴的白檀香木雕制而成,外表全部飾金,花了8萬兩白銀,也是雍和宮“三絕”之一。

玄中寺

山西省交城縣西北十千米的山谷中,有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四面群峰環(huán)抱,巖壁峭拔,殿宇亭臺掩映于茂密的林木叢中。這座景色秀麗的古寺,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玄中寺。

玄中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延興二年(公元472年),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建成。中國佛教史上著名僧人縣鸞(公元476~542年)曾在此寺傳布凈土教義,玄中寺逐漸聞名于世。

唐太宗李世民北上太原路過玄中寺時,曾接見僧人道綽,施舍“眾寶名珍”,為皇后祈愿除病。貞觀年間賜名石壁永寧寺,唐憲宗李純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又賜名龍山石壁永寧寺。盛唐以后,玄中寺成為律宗道場,建立“甘露義壇”,同長安靈感壇、洛陽會善壇并為全國三大戒壇。

宋哲宗趙煦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和金世宗完顏雍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寺遭二次大火,燒毀大半,分別由住持道珍、元釗負責修復。金末,寺院又毀于兵火。蒙古太宗辛卯年(公元1231年)奉旨改石壁寺為“龍山護國永寧十方大玄中禪寺”。這時的住持惠信得到蒙古統(tǒng)治者的支持,重興寺院。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惠信弟子廣安做了太原路都僧錄,寺院規(guī)模超越前代,成為當時的名剎。玄中寺在元代達到了極盛時期。寺內(nèi)不僅廣有土地、山林、園堡、水碾等產(chǎn)業(yè),而且所屬下院多達40處,遍布于現(xiàn)在華北各省。

明永樂、嘉靖和清乾隆、嘉慶年間,玄中寺曾多次重修和擴建,但從同治、光緒年間以來,主要殿堂再次倫為廢墟。文物損壞流散,呈現(xiàn)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

新中國成立后,從1954年起,對寺院建筑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重建了大雄寶殿、七佛殿、千佛閣和祖師堂等殿堂,重修了天王殿、山門、鐘鼓樓、碑廊、東峰白塔等建筑。整修后的玄中寺,面貌一新。

玄中寺不僅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佛教凈土宗的發(fā)源地,而且對日本佛教影響很大。日本佛教的凈土宗和凈土真宗就是繼承玄中寺曇鸞、道綽、善導三位大師的凈土宗系統(tǒng)而開宗立教的。因此,日本這兩個佛教宗派把玄中寺列為祖庭之一,尊為日本凈土宗的重要“圣地”。

獨樂寺

坐落在天津市薊縣城西門內(nèi)的獨樂寺,一向以歷史悠久、雄偉壯觀、建筑獨特而馳名中外。獨樂寺始建于唐代,遼統(tǒng)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相傳安祿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命名為“獨樂寺”。

跨進寺院,古剎山門首先映入眼簾。山門高約10米,上懸“獨樂寺”三字金匾,墨跡雄渾有力,頗有氣勢。過山門向里,穿堂兩側(cè)站立高大的護衛(wèi)神像,俗稱“哼、哈”二將,面目猙獰,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后間兩側(cè)為清代繪制的四大天王壁畫。瓦頂坡度和緩,檐角翹起如翼如飛,正脊兩端的鴟尾形象生動優(yōu)美,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

獨樂寺雕塑

穿過山門,一座古木樓閣拔地而起,樓閣分上下兩層,中間加一暗層,高約23米,九脊歇山頂,氣勢雄偉,風格獨具,這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

觀音閣四角,上下兩層共8根支柱,將觀音閣穩(wěn)穩(wěn)撐在那里,使人覺得縱使地動山搖,觀音閣也會穩(wěn)如泰山。這8根支柱系清乾隆十八年維修獨樂寺時所加,支柱既加固了樓閣,又為樓閣整體結構增添了色彩,可見主修人別出心裁,匠心獨具。樓閣正中,金匾高懸,上書“觀音之閣”4個大字,落款為唐代詩人李太白。

進入閣內(nèi),一尊高16米的觀音塑像聳立中間,是我國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觀音菩薩面目安詳,凝眸聚神,若有所思。觀音像頭頂立有十面小佛頭,故亦稱之為“十一面觀音”。

閣下四壁彩繪壁畫,為明代重描的十八羅漢和兩明王立像,風格開朗奔放,姿態(tài)各異,是研究我國繪畫和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獨樂寺雖歷經(jīng)千年而不倒,但也經(jīng)歷過無數(shù)風險。多次大地震而幸免于難,巍然屹立,可見建筑技藝之高超。

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千米。現(xiàn)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1000余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云岡石窟始鑿于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8年)遷都洛陽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xù)到正光年間。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狀,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其壯觀景象,前所未有。

后世曾多次修繕,并增建佛寺,尤以遼金兩代規(guī)模最大。在我國三大石窟中此窟以石雕造像氣魄雄偉,內(nèi)容豐富多彩見稱,至今仍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大佛中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菩薩、力士和飛天等形象生動活潑,特別是平基藻井上成群的飛天,凌空飛舞,姿態(tài)飄逸。塔柱的雕造,蟠龍、獅、虎和金翅鳥等動物形象的鑿琢,繁復的植物紋樣的刻畫,皆是引人入勝的杰作。其雕刻技藝,繼承并發(fā)展了秦漢時代的藝術傳統(tǒng),吸收并融合了外來的藝術精華,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風格,對以后隋唐藝術的發(fā)展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我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藝術結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云岡石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雄偉,為北魏文成帝時高僧曇曜主持開鑿。位于云岡石窟群中部,編號16~20窟??呤荫窂]狀,平面呈橢圓形。主佛像高13米以上,服飾為右袒或通肩袈裟。傳說佛像模擬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第19窟主像為釋迦坐像,高167米,是云岡石窟第二大像。第20窟露天大佛結跏跌坐,高137米為云岡石刻的代表作。

云岡第五第六窟和五華洞是云岡藝術之精雒。它們位于云岡石窟中部,第五第六窟毗連成一組雙窟,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年)所建6間4層木構樓閣,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6窟內(nèi)中央坐像高17米,為眾佛之最,外貌經(jīng)唐代泥塑重裝。第6窟內(nèi),中央雕方形兩層塔柱高16米。下層四面雕有佛像,上層四角各雕9層出檐小塔馱于象背,其余各壁雕滿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刻有33天神及各種騎乘。兩窟規(guī)模宏偉,雕飾瑰麗,技法熟練。

古橋建筑

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橋梁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幾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修建了數(shù)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梁,這些橋梁橫跨在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志之一。

灞橋

西安灞橋是中國最古老的石柱墩橋,建于2000多年前的漢代。灞橋全長386米,有6*個橋洞,自古就是連接古都長安以東廣大地區(qū)的交通要道。古時候,長安人送別親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并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如今,經(jīng)過整修的古灞橋已煥然一新,周圍的風景也更加動人。

趙州橋

趙州橋

位于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用石頭建造的單孔拱橋。它的設計者李春是一位著名的工匠。趙州橋的設計有許多獨到之處:6*4米長的趙州橋,橋面坡度非常平緩,十分便于車馬、行人上下,橋拱兩肩上的4個小拱洞,不但節(jié)省了石材,減輕了橋的重量,還加大了洪水的流量。這些精心的設計和高超的技術,使古老的趙州橋至今十分堅固。趙州橋不但是中國古代建筑工程中的杰作,也是世界古代橋梁史上的奇跡。

盧溝橋

盧溝橋橋面

北京城外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已經(jīng)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中外聞名的橋梁。盧溝橋全長260多米,橋兩側(cè)200多根護欄石柱上,雕刻著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子,這些很難數(shù)清的石獅,是盧溝橋上最有趣的景致。

廣濟橋

在廣東省潮州市東門外的韓江上,凌跨著一座風格獨特、氣勢雄偉的古橋,這就是有名的廣濟橋,俗稱湘子橋。

廣濟橋始建于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完成于寶慶二年(1226年),初名濟川橋,前后共花了56年才建成全橋。此橋采用舟梁結合的建筑方法,原先全橋分成三段,東段12孔,橋墩13個,全長2834米,西段7孔8墩,共長1373米。中流用18只梭形木船,搭成浮橋相連,全長51795米,橋面寬約5米。浮橋可以開合。

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建成后,曾經(jīng)多次重修。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疊石重修”后,變?yōu)椋骸拔靼稙槭站哦?,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并更名廣濟橋。這是廣濟橋的鼎盛時期。以后歷經(jīng)弘治、正德、嘉靖、萬歷各朝以及清代,多次改建修葺。至1958年進行大規(guī)模改建時,西岸所保存下的10墩,有7墩是270多年前清康熙年間建造的;東岸各墩則是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的遺物。

1958年4月,大規(guī)模改建這座古橋時,加固了舊橋墩,將原有石梁改為19孔鋼筋混凝土“T”形梁,而將中間原有浮橋,改為三孔鋼桁架梁橋,橋墩采用高樁承臺,從此結束了此橋?qū)倚迣役艿木置妗?976年再次將橋拓寬,改成車行道寬達7米,兩側(cè)各有2米人行道的公路橋,古橋從而煥發(fā)了青春。

永通橋

永通橋橫跨于河北省趙縣城原西城外的清水河上。據(jù)元代納新《河朔訪古記》及清代《畿輔通志》記載,永通橋為后漢乾祐二年(公元949年)由趙州人裒錢主持修建。該橋的建筑風格和結構形式與該縣安濟橋(大石橋)十分相似,但其建造時間晚于大石橋,而且形體又小,故人們將其稱為小石橋。

永通橋是一座單孔敞肩弧形坦拱石橋,全長32米,寬為77米。主拱由20道獨立拱券縱向并列砌筑而成,跨度26米,拱尖約52米。主拱以上有4個小拱,每端各兩個,小拱與大拱幅度之比大于安濟橋,這是匠師因地制宜的妙用。橋面的弧度很小,近于水平,極便車輛的通行。

當?shù)亓鱾髦@樣一句佳話:“大石橋看功勞,小石橋看花草”。即大石橋看的是對世界橋梁史的貢獻,小石橋看的是精美的裝飾。永通橋橋面兩側(cè)有方形望柱22根。欄板下面兩端墊在石墩上,中間懸空?,F(xiàn)有欄板22塊,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欄板兩端雕作斗子蜀柱,中間用駝峰托斗,華板通長無格,板面上有優(yōu)美的浮雕,雕出人物和奇禽異獸,畫面生動逼真,另一類以荷葉墩代斗子蜀柱,華板為鳥語花香畫,細觀之,如見鳥飛,如聞花香,不失為藝術佳作。在各小券的撞券石上都雕有河神像,造型奇特,神態(tài)各異。小券墩上浮雕飛游魚,別具特色。

永通橋和安濟橋一樣同為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杰作。明代王之翰在《重修永通橋記》中,將安濟橋和永通橋并稱為趙州“奇勝”、“伯仲”是恰如其分的。

當?shù)亓鱾髦粋€神話故事,更使二橋美名揚天下。相傳魯班修大石橋時,其妹魯姜要修小石橋,兄妹爭勝,且限一夜完工。魯姜技藝比不上其兄,因此所建小橋處處仿照大橋。眼見天將破曉,而工猶未竣,有幸恰好天神路過此地,暗中相助,指使魯姜學雄雞啼曉,其兄信以為天亮,精工細雕尚欠即倉促收工,因而使妹勝過兄,小橋若干部分較大橋尤為精美。

長廊建筑

北京頤和園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廊子。它始建于1750年,東起“邀月門”,西至“萬丈亭”,共273間,全長728米。是我國長廊建筑的典范。

整個長廊北依萬壽山,南臨昆明湖,穿花透樹,曲折蜿蜒,把萬壽山前山的十幾處建筑群在水平方向上聯(lián)系起來,增加了景色的空間層次和整體感。當你悠閑地在長廊上漫步,一邊是郁郁蔥蔥的松柏裝點的山景和掩映在綠樹叢中的一組組建筑群,另一邊是開闊平靜的湖面,通過長廊伸向湖邊的水榭,伸向山腳的“湖光山色共一樓”等建筑,游人可在不同角度和高度觀賞變幻的自然景色,陶醉于山水之間。

長廊成為我國園林巧妙地安排、分劃空間和景區(qū)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具有遮風避雨、交通聯(lián)系的實用功能,而且還是一種“虛”的建筑物,在廊子的一邊,可透過柱子之間的空間觀賞到廊子另一邊的景色,像一層簾子一樣,似隔非隔若隱若現(xiàn),起到一般建筑物達不到的效果。

廊的基本類型,按廊的橫剖面形式劃分,大致可分成:雙面空廊、單面空廊、復廊、雙層廊(又稱樓廊)。按廊的整體造型劃分,又可分成:直廓、曲廊、回廊、爬山廊、疊落廊、水廊、橋廊……

蘇州留園中部西北兩面的曲廊,長而曲折,是設計得十分巧妙的雙面空廓。北京頤和園樂壽堂臨湖單面空廊上有什錦燈窗,透過這些形狀各異的窗洞,昆明湖上的景色各自剪裁成畫,美不勝收。蘇州滄浪亭東北面的復廊,將園外的水和園內(nèi)的山互相資借,聯(lián)成一氣,手法甚妙。

廊的位置因地形與環(huán)境而異。可平地建廊,如北海畫舫齋,就是以廊作為主要手段來分劃庭園空間的。可在水邊或水上建廊,如南京瞻園沿界墻的一段水廊,使假山、綠化、建筑、水體結合為一個美觀的整體??山蚶?,如桂林七星巖公園入口處的花橋,是一座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橋,為桂林的著名風景點之一。該橋廊呈“一”字形延伸,扁扁地覆蓋著橋身。廊頂為木構兩坡綠琉璃瓦頂,造型簡潔、明快。還可在山地建廊,如北海濠濮澗一處,山石環(huán)繞,樹木茂密,環(huán)境清幽,以爬山的折廊連接了四座屋宇,呈曲尺狀布局。長廊從起到落,跨越起伏的山丘,結束于臨池的水榭,手法自然,又多變化。

水榭建筑

《園冶》上說:“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蛩叄蚧ㄅ?,制亦隨態(tài)。”在園林建筑中,榭與亭、軒、舫等比較接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除了滿足人們休息、游賞的一般功能要求外,主要起觀景與點景的作用,是園景的點綴品。所不同的是,榭和舫多屬于臨水建筑,在選址、平面及體型的規(guī)劃設計上,更注重與水面和池岸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我國水榭的基本形式是:在水邊架起一個平臺,平臺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邊,平臺四周以低平的欄桿相圍繞,在平臺的中部建有一個木構的單體建筑物,建筑的平面形式通常為長方形,其臨水一側(cè)特別開敞。這種水榭的形式,成為人們在水邊休息和社交的重要場所。

蘇州拙政園的“芙蓉榭”是比較典型的水榭建筑。其位于拙政園東部池畔,坐東面西,有深遠的視野,是東部景區(qū)的重要點景。夾岸桃紅柳綠,風景優(yōu)美,夏日賞荷,此處最佳,故以“芙蓉”為名。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以石支柱凌空架設于水面之上。平臺四周設鵝頸靠椅供坐憩憑依之用。平臺上部為一歇山頂獨立建筑,其內(nèi)圈以漏窗、粉墻和圓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圍形成回廊。四周立面開敞、簡潔、輕快,與周圍環(huán)境諧調(diào)、統(tǒng)一。

我國北方皇家園林中的水榭,除仍保留它的基本形式外,又增加了宮室建筑的色彩,尺度也相應加大,建筑風格渾厚持重。北京頤和園諧趣園內(nèi)的“洗秋”和“飲綠”水榭是比較典型的實例。“洗秋”的平面為面闊三間的長方形,卷棚歇山頂,它的中軸線正對著諧趣園的入口宮門?!帮嬀G”的平面為正方形,位于水池拐角的突出部位,它的歇山頂變換了一個角度,轉(zhuǎn)而面向“涵遠堂”方向。這兩座臨水建筑之間以短廊連成一個整體,體型富有變化。紅柱、灰頂,略施彩畫,反映了皇家園林莊重渾厚的建筑格調(diào)。

石舫建筑

石舫是我國人民群眾的一個創(chuàng)造。我國江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以船舶為重要交通工具,有些漁民以船為家,對船有深厚的感情,一些富戶人家也經(jīng)常乘坐畫舫去游玩。江南園林,造園多以水為中心,園主人自然希望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類似舟舫的建筑形象,使得水面雖小,劃不了船,卻能令人似有置身于舟楫中的感受。這樣,“石舫”這種園林建筑類型就誕生了。

著名的頤和園石舫——“清宴舫”,全長36米,船體用巨大石塊雕造而成,上部的艙樓原本是木構的船艙樣,分前、中、后三艙,局部為樓層?!扒逖玺场钡奈恢眠x擇的十分巧妙,從昆明湖上看過去,很像正從后湖開過來的一條大船,為后湖景區(qū)的展開起著預示的作用。

在江南的園林中,蘇州拙政園的“香洲”、怡園的“畫舫齋”是比較典型的石舫建筑。此外,蘇州獅子林、南京太平天國王府花園、西安華清池等一些園林中,都可以看到明、清時代的石舫遺物。

舫的基本形式與真船相似,寬約丈余,船舫一般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中間最矮,后部最高,一般作成兩層,類似樓閣的形象,四面開窗,以便遠眺。船頭作成敞棚,供賞景談話之用。中艙是主要的休息、宴客場所,艙的兩側(cè)作成通長的長窗,以便坐著觀賞時有寬廣的視野。尾艙下實上虛,形成對比。艙頂一般作成船篷式樣或兩坡頂,首尾艙頂則為歇山式樣,輕盈舒展,在水面上形成生動的造型。

廳堂建筑

廳堂是我國園林的主體建筑。《園冶》上說:“堂者,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屋,以取堂堂、高顯之義?!痹诮系膱@林中,廳堂是園主人會客、治事、舉行禮儀等活動的主要場所,廳堂的位置一般都居于園林中最重要的地位。

廳堂一般不再細分,有的把梁架用長方形扁木料者謂之“廳”,用園木料者謂之“堂”。南方傳統(tǒng)的廳堂較高而深,正中明間較大,次間較小,前部有敞軒或回廊,在主要觀景方向的柱間,安裝著連續(xù)的落地長窗(槅窗);明間的中部都有一個寬敞的室內(nèi)空間,以利于人的活動與家具的布置,有時周圍以靈活的隔斷和落地門罩等進行空間分隔。

按使用性質(zhì),廳堂一般分為:一般廳堂、花廳、茶廳,書廳、荷花廳等。按建筑形式,又分為四面廳、鴛鴦廳、船廳等。但有些廳常兼作各種用途而不能明確區(qū)分。

四面廳是一種四面開敞的建筑形式,坐在廳中,可觀賞到四周。范圍內(nèi)的景色,有全景畫面的效果。如蘇州拙政園的遠香堂,它的正面是園林的主要空間,向北是隔水相望的雪香云蔚亭,向西北透過水面為荷風四面亭和見山樓,東北面為待霜亭,正東為梧竹幽居,視線尤為深遠。西南是以曲廓聯(lián)系的小飛虹水庭空間,東面是繡綺亭、枇杷亭等一組建筑空間。南面是起著照壁障景作用的水池假山小園。面面有景,似萬花筒,旋轉(zhuǎn)觀看,又好像是一幅中國山水畫的長卷。

鴛鴦廳的脊柱落地,脊柱間的隔扇、門罩等把空間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梁架一面用扁料、一面用圓料,好似兩進廳堂合并而成,因此進深很大,平面形狀比較方整。可供冬夏兩用,南部宜于冬春,北部宜于夏秋。拙政園的三十六鴛鴦館是比較典型的實例。該館是西園中的立體建筑,由前后兩廳結合而成,中間隔以銀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風。三十六鴛鴦館北臨荷池,池中有鴛鴦戲水,廳名取自《真率筆記》:“霍光園中鑿大池,植五色睡蓮,養(yǎng)鴛鴦三十六,望之爛若披錦?!睆d的四角建四個耳室,供園主在廳堂內(nèi)宴客時作奴仆待命和戲曲藝術化裝之用,構造及體型都很別致。

皇家園林中的廳堂,是帝后在園內(nèi)生活起居、游賞休憩性的建筑物。它的布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廳堂居中,兩旁配以次要用房組成將封閉的院落,如頤和園的樂壽堂,避暑山莊的瑩心堂,乾隆花園的遂初堂等。另一種是以開敞的方式進行布局,廳堂居中心地位,周圍配置著亭廓、山石、花木組成不對稱的構圖,如頤和園中的知春堂、暢觀堂、涵虛堂等。

樓閣建筑

樓閣是園林內(nèi)的高層建筑,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墩f文》云:“樓,重屋也?!薄伴w”是由于闌(即以樹干為欄的木閣樓,亦作“干欄”)建筑演變而來的。樓與閣在型制上不易明確區(qū)分,而且人們也時常將“樓閣”二字連用。

在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樓閣很多,如武昌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南昌滕王閣,曾并稱江南的三大名樓。還有昆明的大觀樓,以開闊明麗的風光和著名的長聯(lián)而聞名;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取晉代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意而名。山西萬榮縣的飛云樓,建于明代中葉,是我國現(xiàn)存古代樓閣中最精美的建筑之一,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每當天高云淡,有朵朵白云從樓外掠過,看上去好似從樓中飛出,取名飛云樓,真是名不虛傳。

樓閣在園林中的布局,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方式:

獨立設置于園林內(nèi)的顯要地位,成為園林中的重要景點。如武漢東湖公園的行吟閣,建于四面環(huán)水的小島上,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于解放初期興建,是東湖內(nèi)的著名景點。

位于建筑群體的中軸線上,成為園林藝術構圖的中心。如北京頤和園的佛香閣位于前山中央建筑物的高處,在陡斜的山坡上建起高達20米的巨大石臺作為閣的基座。閣的總高達4米,在我國現(xiàn)存的古代木結構建筑中,它的高度僅次于山西的應縣木塔而位居第二。佛香閣為金字塔式構圖,體態(tài)墩實、豐滿,巍然聳立,氣宇軒昂,成為前山前湖景區(qū)藝術構圖的中心。

位于園林的邊側(cè)部位或后部,豐富園林景觀。如蘇州滄浪亭的看山樓,地處全園的最南端,高達三層,是蘇州園林中很別致的樓閣。登樓可遠眺蘇州南部的靈巖、天平諸峰,形勝優(yōu)越。

我國的樓閣建筑藝術非常有特色。如北京紫禁城的四個綺麗的角樓,它的結構非常復雜,被稱為九梁十八柱,是在一個正方形平面的四個方向各突出一個重檐歇山頂?shù)谋B,頂部以正十字脊形屋頂作結束,十字脊的正中又飾以寶頂,下部環(huán)繞漢白玉石欄桿基座,造型美觀、生動,與北海塔、景山亭遙相呼應,為古城增添了美景。

又如北京頤和園的德和園大戲樓,總高22米,有三層臺面均可演出。在舞臺正中,天花板上挖了七個“天井”,地板上安了六塊活動地板稱為“地井”?!疤炀薄ⅰ暗鼐倍伎赏ㄏ蚝笈_,在演出某些戲劇性的特殊場面時,角色可以從天而降,也可以從地下鉆出;雪花可以從“天井”飄下來,水景也可以從“地井”中噴出,使演出達到更為逼真的藝術效果。

園橋建筑

我國園林建筑中的橋是一種人工美的造型,是園林水面景色的重要點綴。園橋不僅有聯(lián)系交通的實用功能,而且造型優(yōu)美的園橋已成為園林中的著名風景點。如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杭州三潭印月的九曲橋,桂林七星公園的花橋等。

園中架橋,起著聯(lián)系風景點、組織游覽路線的作用。園橋的位置要注意與周圍環(huán)境結合,把橋與它前后聯(lián)系的景物組成完整的風景畫面。例如:三潭印月的曲橋是橋與亭的結合;北海公園濠濮澗的曲橋是橋與榭的結合;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則是島、橋、亭的結合;頤和園西堤上的六橋則是橋與堤的結合。四川峨嵋山自然風景區(qū),在進入伏虎寺主要建筑群之前,要越過一道彎曲的山谷和溪流,為吸引游人并指引游人行進的方向,在這條游覽路線上建筑了三座廊橋,它們形狀各異,相互照應,前后銜接,使人在不斷行進中感受到主體建筑即將臨近的氣氛。

我國園林中的橋大小懸殊,最大的如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長達150米,寬66米;而最短的小橋,僅一塊石板,一步即可跨過。

十七孔橋

我國園林中的橋一般分為拱橋、平橋、亭橋、廊橋等幾種類型。

北京頤和園西堤上的玉帶橋,就是一座在造型上十分優(yōu)美的著名石拱橋,它建于清乾隆年間,采用蛋形陡拱,橋面呈雙曲反拋物線,橋身和石欄均用漢白玉大理石琢制而成,色調(diào)明快、諧和,體態(tài)多姿,線條流暢,橋下碧波蕩漾,倒影成環(huán),十分誘人。

北京頤和園諧趣園跨越玉琴峽上建有兩座平橋,峽口高處一平橋,凌空飛渡,橋下巨石嶙峋,流水淙淙,四周翠柏青藤,步行橋上情趣盎然。在峽的南部通向湖面的水口處,另有一座石板平橋,只是三塊2米多長的石條拼砌而成,橋面與路面取平,橋上不設欄桿,也無任何裝飾,只在橋的兩端每側(cè)安置天然石一塊,以示橋頭,它以簡潔、雅致的造型與變化萬千的諧趣園景物形成對比。

揚州瘦西湖中的五亭橋,橋上架置五亭,橋身用青石砌成,下由十二個大小不等的橋墩組成十五孔的券橋。每逢月滿,從正側(cè)橋孔觀望每洞各映一月,眾月襯橋,使湖景更為美麗。

廣東的“余蔭山房”中的浣紅跨綠廊橋,既聯(lián)系了臨池“別館”與“深柳堂”主體建筑之間的南北交通,又分隔了園內(nèi)東、西部兩個景區(qū)空間,是嶺南園林中一座優(yōu)美的臨水建筑。

塔建筑

在世界各國的建筑發(fā)展史中,大概都有“塔”這類比較高聳的建筑類型,像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歐洲中世紀的教堂塔樓,印度佛教的窣堵坡,西亞清真寺的尖塔等等,它們盡管建筑于世界各地,運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功能上也不盡相同,形象上的差異也很大,但都以“塔”來稱呼。在我國悠久的古代建筑史上,塔卻是個后起之秀。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塔隨著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我國。印度的圓形佛塔與中國的木結構的亭、臺、樓、閣等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相結合,就產(chǎn)生了塔的新形象,形成了我國自己的,獨特新穎的藝術風格。目前,在我國土地上現(xiàn)存的塔,已知的最少在兩千座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磚石結構,多建于唐、宋、遼、金、元時期,明代以后逐漸減少。

塔的平面,早期多為正方形,后發(fā)展成六角形、八角形、十二邊形、圓形、十字形等;材料有木塔、磚塔、磚木混合塔、石塔、銅塔、鐵塔、琉璃塔等。

按塔的建筑造型,大致可分為下述幾種類型:

(1)樓閣式塔,這是我國塔早期的主要形式,如著名的山西應縣木塔,是現(xiàn)存的唯一木構的遼代古塔,也是全國現(xiàn)存木構建筑中最高的一座。

(2)密檐式塔,這種塔多是磚石結構,如河南嵩山的嵩岳寺塔,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千尋塔等。

(3)喇嘛教式塔,這種塔又叫西藏式的瓶形塔,與原來印度作為墳墓的窣堵坡(埋葬佛“舍利”)很相似。如北京妙應寺白塔,是我國這種塔中最早的一座。

(4)金剛寶座塔,這也是從印度傳進來的一種塔型。如北京西郊的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創(chuàng)建于明永樂年間,是我國最早的金剛寶座塔。

(5)單層塔,最早見于南北朝的石窟中,多為石造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及圓形等。山東神通寺的四門塔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實例。

人們在我國各地游覽,幾乎可以隨處看到高聳入云的高塔。它們有的矗立于城市之中,成為城市的主景,如西安的大、小雁塔,蘇州的北寺塔,廣州六榕寺的花塔。有的兀立在高山之巔,如延安鳳凰山上屹立著的一座寶塔,已成為革命圣地的象征。有的守衛(wèi)在江岸、海濱,成為導航的標志,如揚州城南的文峰古塔,泉州石湖海濱的六勝塔等。也有的緊靠古寺旁邊,如杭州六和塔,鎮(zhèn)江金山江天寺慈壽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等。

臺建筑

在安徽馬鞍山采石礬,嵌于蔥郁陡峭的絕壁間,有一突兀于江上,十分險峻的“捉月臺”,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一天喝醉了酒,從此臺跳到江中捉月,從而得名。

說到“臺”,它是我國園林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建筑形式?!稜栄拧飞险f:“觀四方而高日臺?!薄秷@冶》一書進一步談到了園林中的臺:“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術架高而版平無屋者;或樓閣前出一步而敞者,俱為臺?!?/p>

我國園林中的臺,按照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造型上的特點,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建于山頂高處的天臺。如九華山的天臺峰頂,在懸崖陡壁之上,以天然巖石就自然山勢筑起高臺,上建殿閣及捧日亭,入口處又有萬階陡峭石級像天梯一樣直瀉而下,旁有“一覽眾山小”巖刻,從石級仰望高臺禪林,其勢如天上行宮。

建于山坡地帶的疊落臺。如避暑山莊山區(qū)的梨花伴月,頤和園中的畫中游,以及許多風景區(qū)中的寺觀建筑群,以臺的分層疊落來適應于不同高度上建筑物的錯落變化與過渡,獲得生動多變的藝術效果。

建于懸崖峭壁外的挑臺。如黃山北海的清涼臺,是清晨觀日出的好地方。它是黃山九臺之首,三面臨壑,孤懸空際,面寬3米,長9米,像一只浮在云海之上的小艇,漫游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稍前不遠,“獅子觀?!薄ⅰ柏i八戒吃西瓜”等奇峰怪石像大海中的島嶼,時隱時現(xiàn);當桔紅耀眼的太陽從云海中緩緩滾動,冉冉東升,光芒四射之時,給云海,給蒼松、給群山、給游人撒上了一層金輝,燦若錦繡。此時站在挑臺之上,真覺得仿佛進入了迷人的神話境界。

建于水面上的飄臺。臨水建臺意在觀賞水景,獲得開敞、清涼的感受。臺的基址可以三面突出于水中,也可以完全深入水面,以小橋與岸相連?,F(xiàn)在有些新建的園林,為滿足青少年游園活動與節(jié)假日演出活動的需要,結合水榭在水面上建起寬敞的平臺,臺上演出,觀眾可席地坐在岸邊草地上觀賞,很有情趣。杭州平湖秋月臨水平臺就是這種實例。

建于屋宇前的月臺。這在殿堂等建筑中運用較多,特別是皇家園林中的主要殿堂前常有寬敞的月臺,上面陳設著銅制的獸、缸、鼎等,成為建筑與庭園之間的過渡。

壇是一種在平地上壘起來的高臺,是封建社會中一種祭祀禮拜用的建筑物。如北京天壇的圜丘是一座三層漢白玉石砌的圓形帶欄桿的石壇,臺面逐層向上收縮,越向上越有接近天空之感覺,登上頂層,頭頂藍天,腳下青石一片,恍如置身于太虛之中。圜丘體形圓渾,整體性很強,按古代“天圓地方”之說,高臺四周建筑短墻、石枋,形成嚴整的空間氣氛,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建筑藝術水平的高超。

建筑彩畫

華麗的建筑彩畫起源于木結構構件防腐的要求,最早僅在木材表面涂刷礦物質(zhì)顏料及桐油等物,以后發(fā)展成彩繪圖樣及圖案,成為中國古典建筑中最具特色的裝飾手法。

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代,就將建筑梁架上的短柱涂刷上水藻狀紋樣。秦漢之際,華貴的建筑的柱子、椽子上也繪有云氣龍蛇等圖案,并由于廣泛使用帷帳作為建筑物室內(nèi)的屏蔽物,因此綾錦織紋圖案也用于建筑彩繪上。南北朝以來,一些佛教花紋如卷草、蓮瓣、寶珠等也成為建筑彩繪題材。宋代建筑彩畫進一步規(guī)格化,形成五彩遍裝、碾玉裝,青綠疊暈棱間裝、解綠裝、雜間裝、丹粉刷飾等六大類,分別用于不同等級的建筑物上。明代彩畫在宋代如意頭圖案的基礎上發(fā)展成為旋子彩畫,并成為明清時代五六百年間的主要彩畫類別。清代工匠又創(chuàng)造出雍容華貴、金碧輝煌的和璽彩畫,靈活自由、題材廣泛的蘇式彩畫,進一步豐富了彩畫的藝術形式。

中國古代彩畫技藝有許多獨特之處。例如繪制某一顏色線道時,往往用深淺不同的同一顏色依次涂繪,形成層次變化,術語上稱之為“退暈”。據(jù)記載,南朝的梁代大畫家張僧繇在畫一乘寺壁畫時曾畫出了花瓣的凹凸體積效果,大概使用的就是退暈之法。

中國彩畫制作中還有“瀝粉”之法,就是將桐油和白粉配成的粉漿擠壓在彩繪紋樣界緣上,形成凸起的白色線道。瀝粉可以使平面圖案增強立體感,以線條明暗來烘托色彩效果。

“貼金”是中國彩畫的又一創(chuàng)造,將金箔直接貼在彩繪圖案上,以最亮的顏色——金色來統(tǒng)率所有顏色,形成更加輝煌閃爍的色彩效果。在具體用金方法中又分貼金、泥金、掃金,可以產(chǎn)生不同質(zhì)感。所用金箔又分赤金、庫金不同金色,在輝煌之中仍有很多變化。

中國彩畫的發(fā)展可以從三方面看出其演進之軌跡。一是圖案由寫生風格轉(zhuǎn)變?yōu)橐?guī)格圖樣,與建筑線條風格更為協(xié)調(diào)。二是色彩運用上由五彩遍裝向具有明顯色調(diào)的色彩配置方面轉(zhuǎn)變,明清彩畫明顯地分為冷暖色調(diào),冷色以青、綠、黑、白為主;暖色以赭、紅、黃、金、粉為主。冷暖彩畫圖案用于建筑的不同部位。三是由一般裝飾美化向具有個性的彩畫類別發(fā)展,很明顯地看出和璽彩畫、旋子彩畫、蘇式彩畫分別代表著華貴、素雅、活潑三種不同的格調(diào)。

建筑構件及屋頂形式

又叫楹。是主要的建筑構件之一,為“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其位于屋內(nèi)為內(nèi)柱,或稱金柱;構成檐部的為外柱,也叫擎檐柱,為建筑主立面構成要素。

宋稱“栿”。是承受屋面重量的主要水平構件,一般與建筑立面垂直。按其部位有單步梁、雙步梁、三架粱、五架梁、順梁、扒梁、角梁等。依外觀有月梁與直梁兩種。

是起聯(lián)系或承重作用的水平構件,斷面較梁為小,并與梁架垂直,位于柱上端者為額枋;位于闌額之上,以承托斗拱者為平板枋;緊貼在大梁粱底者為隨粱枋;置于檁下者為檐枋、金枋、脊枋等。

建筑構件之一。與桁成正交并排列于其上,以承托屋面瓦件的細木桿件。按其位置有飛檐椽、檐椽、花架椽、腦椽等。

建筑構件之一。宋稱搏。置于梁頭或柱端,以承載屋面荷重。依其位置有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一正心桁、挑檐桁等。

又叫屋脊,屋頂坡面的結合部。一般用瓦條和磚壘砌而成。初為一種防漏措施,后經(jīng)美化,形成優(yōu)美的曲線輪廓和活潑的屋頂裝飾。依部位不同,分別稱為正脊、垂脊、曲脊、角脊、戧脊等。

屋頂?shù)倪吘墶9糯ㄖ奈蓍芤话阌休^大的挑檐,即由出挑在枋柱外的檐椽構成,以保護木構屋身免受雨水侵蝕。為順利排水和防止檐口低垂,又有頗具裝飾性的飛檐。飛檐轉(zhuǎn)角處有如飛鳥展翅的翼角起翹,形成兩端上升的屋檐曲線。根據(jù)屋頂層次,可分為單檐與重檐,重檐一般有=至三層。緊密排列的多重檐,又叫密檐,多見于磚塔。

即柱礎,柱下承托柱腳的石塊。柱礎下部埋入階基或室內(nèi)地面以下,上部露明部分則作各種雕飾。一般有覆盆、鋪地蓮花、寶裝蓮花、仰覆蓮花等形式。

即層頂。我國建筑的屋頂樣式大體分為平、囤、拱、穹窿、坡頂多種。坡頂又可分為單面、雙面、三面、四面坡等。古代建筑為避免雨水侵蝕木構屋身,普遍采用大坡頂。屋頂?shù)奶幚硪渤蔀閯澐纸ú镜燃壓凸δ艿姆绞街弧:喡窬佣鄦纹禄螂p坡頂,帶有紀念性或象征皇權、神權的宮殿、寺院,多用程式固定的四坡或四坡與雙坡重合的屋頂。園林建筑則通過巧妙穿插組合,求得圖形復雜、活潑變化的屋頂。

古建筑群院落縱向排列的數(shù)量單位。在建筑平面組織中,古代建筑群以一個庭院為基本單位。前后縱向排列的幾個庭院,每個庭院稱為“一進”,如九個前后庭院組成的建筑群,就稱“九進”大院。

斗拱

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獨特的構件。一般置于柱頭和額枋、屋面之間,用以支承荷載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裝飾作用。由斗形木塊和弓形的橫木組成,縱橫交錯層迭,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

天花

又叫承塵。即平頂棚。用木條交叉為方格,上鋪板,以遮蔽建筑物頂部梁以上部分。格子小而密者稱平暗,大方格仰視如棋盤,稱平棋。明代有長方形,清代皆正方形。平棋的方格中木板上,多施鳥獸、花卉等彩繪。

穹窿

古代磚石建筑屋頂形式之一。適用于平面為圓形或近千方形的空間,也有用于長方形的平面。最早見于西漢墓,置于主墓室之上,此制經(jīng)六朝、唐、宋而不衰,但形式不一,有半球形,也有拋物線的,還有頂部結束處呈古盒形的。此外,用磚砌的無梁殿或清真寺的天房,其室內(nèi)頂部呈半圓形,亦稱穹窿頂。

卷棚

我國傳統(tǒng)建筑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種,其特征是兩坡相交處成弧形曲面,無明顯屋脊(正脊)。

懸山

我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形式之一,屋面雙坡,兩側(cè)伸出于山墻之外,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又稱“挑山”。最早見于漢代畫像石及明器中。多見于民間住宅。

硬山

我國傳統(tǒng)建筑雙坡屋頂形式之一。據(jù)文獻記載,在宋代已出現(xiàn),可能與磚墻的廣泛使用有關。其特征是山墻多系磚石所砌且高出屋頂,屋頂檁木不外懸出山墻,屋面夾于兩邊山墻之間。

廡殿

我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形式之一,四面斜坡,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銅器銘文中已有記載。多用于皇宮、廟宇的主殿;重檐廡殿,則用于最重要的大殿,是等級最高的一種屋頂形式。

歇山

我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形式之一。是硬山、廡殿式的結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zhuǎn)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垂脊下端處折向戧脊四條,故又稱九脊頂。最早見于漢代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畫和石刻。

攢尖

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屋頂形式之一,平面為圓形或多邊形,上為錐形的屋頂,也有單檐垂檐之分,多見于亭、閣、塔之頂。

藻井

又叫綺井、復海、斗八。我國古代建筑平頂?shù)陌歼M部分,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上有雕刻或彩繪。這是建筑上的一種裝飾,表示高貴之處,多用于殿堂明間或正中幾間,名寺廟佛像或皇宮御座的上方,相互襯托,上下呼應,成功地為這一特定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至高無上的氣氛。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