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兒童教育 >3歲決定男孩的一生 > 第九章 3歲男孩的動力開關—讓興趣成為兒子的老師
第九章 3歲男孩的動力開關—讓興趣成為兒子的老師
作者:宋云   |  字數(shù):9116  |  更新時間:2009-12-14 15:15:28  |  分類:

兒童教育

愛因斯坦有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發(fā)兒子的各種愛好,并引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激發(fā)潛力,是讓兒子成材的最好途徑。有了興趣就成功了一半,就像一個長跑運動員有了目標和動力。家長要做的工作就是幫助兒子發(fā)現(xiàn)他的愛好和優(yōu)勢所在,并進行正確的引導,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去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的興趣。正確引導“淘小子”

騰騰是個快4歲的小男孩,最近媽媽發(fā)現(xiàn)他越來越調皮了:他可以用各種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喜歡搞出各種各樣讓人討厭的惡作劇來讓自己開心;做事情也不及以前專心了,總是三心二意;大人叫他做的事情他總是磨磨蹭蹭,而且還會沖著嘮叨的大人大聲叫喊:“煩死了!”“不,我就是不!”

面對突然表現(xiàn)出如此逆反性格的騰騰,騰騰的媽媽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更多的時候是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如何來處理這種情況。昔日那個有愛心、有耐心的媽媽再也沉不住氣了,面對孩子會時不時暴跳如雷地訓斥,時不時無可奈何地嘆息。

有時,好不容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試著用以前溫柔的語氣面對孩子,卻很容易再次被孩子激怒!她很困惑,面對孩子的淘氣,應該采取什么辦法呢?

這位媽媽之所以感到手足無措,是因為她將孩子置于與自己對抗的角度上了。無論兒子多么調皮淘氣,家長都不需要與孩子較量,孩子也未必一定聽我們的,家長也不必一定就要順從孩子的思路。關鍵是要多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與行為特點,去懂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淘氣的寶寶可能有一些過分的行為,但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修理”和“對付”。

淘氣是男孩正常的表現(xiàn)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會變得愛搗亂、愛搞破壞,一刻也閑不住。面對一個淘氣的孩子,你一會兒擔心他摔著、碰著,一會兒又要防著他動這動那、惹麻煩,至于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拿著物品當玩具,或是把剛買來的新玩具弄壞等更是家常便飯。

就像騰騰的媽媽一樣,面對淘氣的兒子,家長往往會感到費神,甚至是束手無策。其實,淘氣是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正常的一種表現(xiàn),是他們對于自身興趣的集中嘗試,什么都想試一試,玩一玩。于是在家長的眼中,兒子就成了無所不為的搗蛋大王,管不了,說不得。

做為家長來說,一是要理解孩子的淘氣行為,使自己心平氣和,就能理智地對待孩子的行為;二是要設法去了解孩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關于如何引導,我們給家長以下建議:

第一,孩子淘氣時,轉移他的注意力。當我們專心致志、興趣亦濃地做事時,最不想被別人打擾。孩子也有同樣的心情。他們常常將家中的東西,不管是有用的,還是無用的,不管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拿來作為道具,做游戲。在這種時候,家長強迫、威嚇孩子終止正在進行的游戲,是不明智的。我們可以利用男孩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較弱、穩(wěn)定性差的特點,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制造一些新話題、新亮點,吸引他的注意力,再趁機將不可以玩的東西,放在兒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第二,家長要正視現(xiàn)實,不能跟孩子的“淘氣”進行對立。孩子的個性及興趣由于各年齡階段的不同,他們所體現(xiàn)的程度也有差異。家中如果真有一個小淘氣,家長也要正視現(xiàn)實,理解孩子的心情,走進孩子的心里,與之交朋友,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及表揚,使他們在好的方面得到強化,以便改正錯誤。一味地站在對立的角度去責備、批評,和兒子打“對抗戰(zhàn)爭”,只會導致孩子心理偏差,效果適得其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家長要發(fā)現(xiàn)和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因勢利導,使他的淘氣轉變成對興趣的投入。孩子的精力旺盛、想象力豐富,又加之好動、好奇之特點是淘氣的主要原因。為此,家長可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兒子進行有益的活動。比如,很多男孩都喜歡玩打仗游戲,弄得家里烏煙瘴氣,家長就可以趁機給他講一些戰(zhàn)斗英雄故事,像黃繼光、邱少云等,從而教育孩子既要勇敢,又要守紀律。這些有益的活動,既豐富了知識,又滿足了愿望,同時也幫助孩子克服了淘氣的毛病。

耐心回答兒子提出的各種奇怪問題

耐心是什么?對寶寶來說,父母的耐心就是一座知識的寶庫。孩子會對父母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乏大人看來很奇怪和無厘頭的問題,沒有任何值得回答的價值。

但此時,耐心就成了你是否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興趣啟蒙第一課的重要因素。

一個穿著很體面的男人走進了火車站,他領著一個已經會說話的小男孩。當他們坐下來后,小男孩開始問問題了。

“爸爸,那是什么東西???”

爸爸說:“是火車?!?/p>

“它開向哪里啊?”小男孩繼續(xù)問。

“它開往引擎車間?!?/p>

小男孩問:“爸爸,為什么它要鳴汽笛?。俊?/p>

爸爸用生氣的聲音回答:“我不知道。你問得太多了。你要知道這些干嗎?好好坐著,行嗎?”

聽了爸爸的訓斥,孩子受到了驚嚇??鞓返男∧槼亮讼聛怼K€是坐在那兒,但是不再問問題了。

這位爸爸的行為是正確的嗎?當然是不正確的。缺乏耐心的他對孩子發(fā)火,使得孩子停止了笑容,并且沒有勇氣再問問題了。這肯定會減少孩子學習的潛力。這也會使他害怕,使他畏于向別人大膽地說話,畏于向別人問較多的問題。這種做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提問出于孩子好奇的本能

通常來說,當孩子長大的同時,他的心靈也在成長。身體需要食物補充營養(yǎng),心靈同樣也需要營養(yǎng)。他們開始好奇于任何他們看到遇到的事情。他們想知道那些是什么。

孩子向我們問問題是出于他好奇的本能。家長應該學習這些心理上的原理。不要因為我們懶于回答孩子的問題,就用恐怖的聲音去驚嚇孩子來打斷他們的提問。如果這么做了,孩子就會停止吸收知識。

家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所有的孩子都應該成長為有智慧的人。要做到這一點,耐心地解釋他們的問題只是一個基本底線。

應該為孩子的提問而驕傲

如果寶寶開始感興趣問問題,家長應該為他們的進步感到驕傲,并且盡可能多地去回答他們的問題,以此來促進他們的繼續(xù)進步。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家長切記,不要輕易地發(fā)火和失去耐心。當寶寶問你問題的時候,回答他們所有的問題。讓他們搞清楚你的答案。比如他看到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動物,他會問你這是什么?家長不要僅僅告訴他動物的名字,還要深入地去向他們普及一些知識。

比如,他們問起貓,家長要解釋貓是哪一類的動物,對人類有什么用處。這樣的答案會啟蒙孩子進行思考。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懼怕那個動物,那么就要努力去驅除這種恐懼,告訴孩子,它沒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你能讓孩子靠近并觸摸他們懼怕的動物,會更好一些。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動物、善待動物的一種方法。

給父母的建議:

第一,孩子是愛學習的。不要用訓斥來阻斷他們的學習。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永遠也不要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態(tài)度。家長應該努力去回答所有他們提出的問題。這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一個好方法。

第二,有時候孩子會問一些回答不了或不適合告訴他們的問題,這時要告訴他們原因讓他們理解,永遠也不要對他們動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必須像一個好老師那樣去履行職責。不要忘記我們的責任。

第三,當家長外出的游玩的時候,比如去河邊、公園散步,登山,或是去森林,最好能帶上自己的孩子。這不僅僅是為了看風景,也是為了讓孩子去學習和認識世界。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是孩子感興趣的。如果是到河邊,孩子會看到魚,看到人們怎么在河里抓魚。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他們看到的是什么魚;它對人類有什么用處。而且,還要告訴孩子不要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去殘忍地殺害他們。通過這樣的過程,孩子能從這些問題中獲得巨大的知識量,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價值觀。

陪兒子一起找答案

對于一些意義重大的、有很高的教育價值的問題,家長可以陪兒子一起尋找答案,以這種互動的方式加深他的印象,這是難得的挖掘兒子興趣的方式。

小明爸爸的啟發(fā)

一個禮拜天,爸爸悠閑地在家聽那臺老式錄音機,兒子小明則顯得有點百無聊賴地趴在沙發(fā)上,抱著一本兒童畫冊翻來翻去。不巧的是,錄音機突然卡住了,本來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戛然而止。爸爸只好準備動手修一修這臺老掉牙的機子。

看到爸爸拿工具準備拆錄音機了,小明來了興趣,撲騰就爬起來,蹲到爸爸身邊,饒有興致地望著爸爸。

爸爸靈機一動:“你說說看,錄音機為什么壞了?。俊?/p>

小明眨著眼睛說:“爸爸,這還用說啊,拆開看看就知道了?!?/p>

他還挺聰明,爸爸笑了笑,又問:“這個蓋后面是什么呀?”他指著前面放磁帶的小閥門蓋。

這下難住小明了,他皺著小眉頭想了好大一會,搖搖頭,說:“爸爸,我不知道呢,你快打開吧。”

于是,爸爸在兒子的關注下,打開了錄音機,發(fā)現(xiàn)磁帶卡住了。在小明一個接一個問題的詢問下,父子倆完成了解開磁條、取出磁帶、重新弄好又放回去的整個過程。

小明的爸爸利用這個機會,和兒子一起找到了錄音機卡殼的答案,還通過通俗易懂的啟發(fā),讓小明知道了錄音機的工作原理。

給父母的建議:

三四歲的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很感興趣,不過有時問的問題只是希望父母有反應而已,是不是完整的標準答案,孩子不會太在意。但是父母卻絕不要因而敷衍他,給他一個模糊的答案。因為有時孩子會記得一清二楚,把錯誤的答案記在心里,等到將來要用的時候再糾正就難了。

五六歲的孩子的問題就比較“有學問”一點了,父母更是需要花心思,如果答不出來或者不好回答,那么就可以帶著他一起去找答案,通過切身的體驗,讓孩子深入地了解問題的實質,還能順便體驗動手的感覺。

第一,家長應該明白,在生活中,孩子總是有很多的問題,家長也不應該全部替他去解答,如果這樣,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也不能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得不到幫助和支持的挫折感。

第二,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留出適當?shù)乃伎伎臻g,讓他獨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和學習的過程,養(yǎng)成獨立自主思考的習慣,實在有難度的,我們先是引導,然后提示,最后也要盡量和他一起尋找答案,盡量避免簡單、直接地告訴答案。

第三,家長應該主動創(chuàng)造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的機會,不僅利于讓孩子擴大知識面,激發(fā)他的興趣,還能增加父子情感的互動性,可謂一舉三得。

利用游戲開發(fā)兒子的智力

家長要有通過游戲開發(fā)男孩智力的“意識”,方法很多,不一而足,可以經??匆恍┻@方面的書籍,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自己兒子的游戲種類。

一般來說,低幼時期的男孩(兩歲以前),游戲非常簡單,家長只要陪孩子一起玩,在玩樂中自然就有了游戲,而游戲自然也就賦予了教的內容。比如教孩子識數(shù)時期,就可以用“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孩子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這類兩人邊唱邊左右手相拍之類的兒歌,使孩子慢慢建立起數(shù)的概念。父母可以跟孩子約定相互擊打手心,你打我?guī)紫?,我就打你幾下,邊打邊?shù),使孩子既學習了數(shù)數(shù),又建立起一種公平的意識。

下面我們?yōu)椋硽q以前的男孩提供幾種智力開發(fā)游戲,都是比較簡單易行卻效果顯著的方式,家長可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分別選擇。

1.整理物品

拿出大量的玩具,讓寶寶自己玩,完了以后,將它們分別放回原來的位置。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爸爸和媽媽用正確的語言提示,比如“記住動物園里小動物的家在門邊衣櫥最下邊的一層”。這個過程不僅是讓他找到正確的位置,而且還有記憶詞匯的作用。只有當寶寶聽到規(guī)范的、細致的描述時,他們才能學會這些詞匯。

2.捉迷藏

最簡單普通的游戲,卻極具快樂、益智和鍛煉寶寶身體的多重功能。家長與寶寶互相找一個藏身之處,讓對方來尋找。家長要不斷變換藏身位置,促使寶寶努力思考,增強他的判斷能力。

3.模擬保齡球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個保齡球滾道,然后在一邊放置6個空的水瓶,并且準備一個網球。讓寶寶幫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聲地數(shù)瓶子的數(shù)量。讓寶寶像打保齡球那樣,把網球推出去,在水瓶倒了之后,就問他:“你弄倒了多少個水瓶???”然后,和他一起數(shù)還在屹立的水瓶,從而得出倒下的水瓶數(shù)目。就這樣,再和寶寶把水瓶弄起來,擺好,再重新玩一次游戲。

寶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在滾網球的時候,寶寶學到了眼睛和手的平衡,并且,在數(shù)倒下的瓶子的時候,學到了簡單的加減法。

4.小拼圖大智慧

拼圖老少皆宜,樂趣無窮。尤其是對03歲的寶寶來說,它不僅有利于集中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還有助于提升其視覺空間、圖像認知、手眼協(xié)調能力,因此拼圖是開啟寶寶智能的一個重要手段,男孩女孩都非常適合。家長不妨帶著寶寶一起來試試看。

0~1歲:看圖案

0~12個月的寶寶,由于身體發(fā)育還不成熟,活動的空間也有限,因此,這一時期比較適合給他看一些色彩鮮艷、線條清晰、比較大的圖案,盡量選用紅、黃、藍、綠這四個顏色的玩具和圖形,為發(fā)展寶寶視覺圖像認知做準備。

1~2歲:玩拼裝玩具

1歲左右的寶寶會走路了,視野也拓寬了,認識事物和圖像認知能力大大提升。這一時期,家長可以給寶寶玩一些簡單的可拼裝的立體玩具。市場上出售的有一些過家家的玩具,比如:可拆分、拼裝的蘿卜是不錯的選擇。這類玩具可以幫助寶寶從拆分到拼裝的游戲中初步建立整體——局部——整體的概念,同時也促進了手部小肌肉的運動和發(fā)展。

2~3歲:玩四片拼圖

兩歲,寶寶的“正式”拼圖游戲就可開始了。我們建議家長,讓寶寶先從4片式拼圖玩起。在選擇拼圖時,要注意拼圖的圖案、線條要大而清晰,顏色的區(qū)分要明顯。

5.廣播電臺

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作為一個廣播電臺,比如:奶奶廣播電臺、爸爸廣播電臺。一位家長打電話,當撥到某個電臺時,這個電臺就要播放歌曲、相聲或者新聞等任何自己能夠想象出的節(jié)目。家長可有意識地撥打孩子的電臺,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讓他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這樣能使孩子的口齒清楚、態(tài)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講述和朗誦。

另外,家長還可以在孩子耳邊講一些有趣的電報內容,如小猴在電燈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敗了大老虎等。讓兒子聽后傳給電臺的第三個人,第三個人講出電報內容,發(fā)電報人進行驗證。如果沒有第三個人,則要求孩子在家長的耳邊再復述一遍。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6.小小營業(yè)員

準備孩子的玩具510件,還有圍裙。然后將玩具逐一放好,家長先系上圍裙當營業(yè)員,向孩子介紹商品。比如指著玩具狗說:“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它有4條腿,有一條卷的尾巴,它會幫人們看門,你喜歡它嗎?你想買它嗎?”孩子將小狗“買”回去,然后再由孩子過來當營業(yè)員介紹商品,與家長的角色轉換,游戲反復進行。

在游戲中,可以出現(xiàn)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類物品,還可以讓顧客描述要買的物品特征讓營業(yè)員來猜,猜對了就把物品“賣”給顧客。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兒子運用口語進行連貫講述的能力,并且鞏固他對物品特征的認識。

不要將父母的興趣強加于兒子

興趣應該是兒子自發(fā)或在父母引導下產生的,而不是由父母強制注入,并且不情愿地將它作為成長發(fā)育中的一項任務去完成。遺憾的是,現(xiàn)在很多家長在這樣做,他們將自己喜歡的興趣強加到兒子身上,希望并勉強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接軌。

家長不能用自己過多的欲望,去扼殺孩子的童年,剝奪孩子的童年。

一位年輕媽媽,領著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去醫(yī)院咨詢。她急切地詢問專家,自己的兒子為什么這么瘦?專家一問才知道,這個小男孩一個星期天要上三個“興趣班”:上午學英語,下午學數(shù)學,晚上學美術。而這種日子從他3歲那年就開始了。

小男孩坐在那里,不說一句話,目光呆滯。專家嘆息著給出了結論:孩子太累了。父母的興趣變成了孩子的負擔和煩惱,他不喜歡的東西,被強加到自己身上,整個人都因此成了機器,沒有了一點快樂和人生的樂趣。

在這方面,劉先生就做得比較好,他對兒子亮亮只有一個要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爸媽絕不干涉。從亮亮兩歲開始,劉先生就和妻子商定好了這條培養(yǎng)原則,不送課外學習班,不請家教,也不增加額外的藝術課程。

現(xiàn)在亮亮已經4歲了,成功度過了3歲之前的興趣培育階段。在爸爸寬容的教育風格中,他在各方面都比同齡孩子表現(xiàn)了更好的潛力和素質。每個見過亮亮的人回去都會跟自己的家人說一句:“那個孩子可真聰明!”

把自己的興趣和意愿強加給孩子,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高要求不是根據(jù)他的特點和需要來制訂,而僅僅是出于父母的主觀愿望。比如現(xiàn)在,有些孩子不喜歡鋼琴,可是父母認為孩子學鋼琴很重要,逼著孩子學,不僅事倍功半,還會導致孩子的抵觸情緒,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

我們給家長的建議:

1.應該根據(jù)孩子的特點來適當制訂對他的興趣引導計劃,要知道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讓他感到逆反的事情,切莫強迫孩子去學。

2.嚴格來說,不應該給3歲之前的男孩套上任何未來的藍圖,應讓他像自由的鳥兒一樣,在天空任意飛翔。

3.興趣的引導應適可而止,不應制定具體的目標。我們主張,對于3歲之前的男孩來說,任何興趣都應只讓他淺嘗輒止,留下一個朦朧的印象即可。

不要讓兒子過早地接受超前教育

現(xiàn)在很流行超前教育,可是你知道嗎?過早接受超前教育的結果,只會讓兒子既失去快樂的幼年,家長又得不到期待中的教育成果。

“超前教育”實則是“過勞教育”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學習好,上班以后工作好,愛情婚姻更加好。因為父母有這些愿望的存在,導致了現(xiàn)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父母希望能為他們的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孩子上學以后能學得更好一點兒,在學校里能更輕松地學習。因此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去學小學知識。父母認為這樣等孩子上學后就不會因為學習而感到太累,會讓孩子感到很順利。而這種教育方式就被人稱為“超前教育”,顧名思義,本該明天才學到的知識,今天就拿過來對孩子進行教授。

現(xiàn)在的幼兒園有各種特色的興趣班,很多知識都和小學教育大有關系,連心算也在幼兒園里安了家,還有英語特長班等。孩子其實不想學,但父母想讓他們學。不管適不適合,父母都在抱著“多學一點至少沒害”的心態(tài)。其實不然,過于超重的負擔,會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堪其負,影響他的正常發(fā)育。

萌萌在兩歲的時候就能從一數(shù)到一百了,特別流利,數(shù)的時候中間也不出錯。聽上去,他真是聰明的孩子,可事實上,他卻一點不知道這些數(shù)字的具體意義。有一次奶奶問他:“萌萌啊,一百是什么意思?”萌萌不假思索地說:“不知道。”奶奶問:“那你為啥還背?”萌萌的回答很老實:“媽媽讓我背的?!?/p>

孩子的幼年和童年只有一次,超前教育實則是在占據(jù)他們本該最快樂的時光,讓他們在做一些毫無價值的事情。孩子美好的時光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并會對成年以后的他造成“童年缺失”的陰影。

3歲寶寶應該遠離“超前教育”

美國某大學做過一個實驗:把175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由父母按照一般條件進行教養(yǎng),另一組從3個月開始進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個月測驗一次。他們發(fā)現(xiàn),接受超前教育和訓練的孩子智商確實平均高出15點。然而,這種早期教育的優(yōu)勢并沒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兒童上小學四年級后,就逐漸喪失了這種優(yōu)勢,而接受父母循序漸進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趕了上來。

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漸漸地開始支配他們的學習效果,而不是單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組兒童在早年所體現(xiàn)出來的智商優(yōu)勢并非他們真實能力的體現(xiàn),而是建立在他們比其他孩子學習了更多知識的基礎上。等到其他孩子的知識在正規(guī)學習時突飛猛進以后,超前教育兒童在知識上優(yōu)勢就不明顯了,相反,他們在幼年較少獲得學習之外其他能力訓練的不足則慢慢表現(xiàn)出來了。

看到這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超前教育”滿足的只是父母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對于寶寶自身來說,并不能夠真正起到挖掘能力、開發(fā)智商的效果。

作為家長來說,讓我們的小男子漢遠離“超前教育”,會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看過這樣一則家教故事:

一個剛入幼兒園的小男孩在潔凈淡雅的新床罩上,用紅、藍圓珠筆涂上了“1、2、3”,還畫了小雞、小鴨。媽媽發(fā)現(xiàn)了,氣得大聲怒喝,擺出一副要揍他的架式,男孩嚇得躲在墻角直哭。這床罩是媽媽跑了好幾家商場,花了近一個月工資買來的。爸爸看見了,也怒上心頭,向兒子投去嚴厲的責備目光。孩子知道自己將要大難臨頭了。

孩子的興趣將被扼殺,童心將被摧殘。十分慶幸的是,這位父親在床罩和孩子之間,選擇了珍視童心、珍視興趣。

當父親看到床罩上那似像非像的小雞小鴨時,他的火一下消了大半,甚至還有一分驚喜。他將妻子叫到一邊,把床罩泡在盆里。然后走近滿臉驚慌的兒子,低聲說:“你把媽媽的新床罩弄臟了,咱們幫她洗干凈好不好?”兒子順從地跟著爸爸。爸爸邊洗邊問:“媽媽買的新床罩你喜歡嗎?”兒子點點頭?!澳阍诖舱稚蟻y畫,媽媽能不生氣嗎?”兒子的淚水奪眶而出。“看,這小雞小鴨畫得多像呀!看來它們也喜歡這漂亮的床罩,賴在上面不走了。”兒子笑了?!斑@小雞小鴨如果畫在紙上,爸爸、媽媽和幼兒園老師都會很喜歡?!备赣H打了很多次肥皂搓洗,清晰的痕跡依然存在。兒子有些愧疚,走到媽媽身旁道歉。父親接著說:“真乖,明天爸爸給你買個畫圖本,你上幼兒園時在上面畫一幅好看的小鴨子,送給媽媽,媽媽就不會生氣了?!钡诙?,父親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兒子也果真給媽媽畫了一幅畫。

后來,在家長會上,父親驚訝地看到兒子在“床罩事件”后畫了許多畫,有幾幅還參加了幼兒園的“娃娃畫展”。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興趣有多么重要!這里面包含著他這一生的生命密碼,蘊藏著他將來的希望,是他未來能達到的高度,是他可以盡情飛翔的翅膀。那么,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的興趣愛好呢?

善于發(fā)現(xiàn)

牛頓從小愛擺弄小玩具,上課時常開小差,老師揚言要把他趕出學校。但牛頓的父親卻認為這是孩子興趣的表現(xiàn),不但未反對,反而鼓勵他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如果不是其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牛頓后來很難成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因而,父母要想孩子成才,必須敏銳地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到底在哪一方面。

積極保護

比如孩子迷上了畫畫,這兒涂涂,那兒抹抹,把墻壁弄壞了,把床單涂臟。如果當家長的就此對孩子一頓亂打亂罵,無疑會損害孩子可貴的童心,也不利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孩子的興趣。

加以鞏固

小孩子對事物容易發(fā)生興趣,但一般難以持久。因而,家長在發(fā)現(xiàn)和保護孩子的興趣的同時,應采取措施不斷強化,使他們的興趣能鞏固下來。比如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及時給予鼓勵,讓孩子在感興趣的活動上經常取得一些小的成功,教孩子不要怕一時的小小失敗,給孩子創(chuàng)造物質上的必要條件等。只有這樣,日益強烈的興趣才會有持久的推動作用。

善于引導

孩子如果出現(xiàn)某些不健康的興趣,家長應立即以具有吸引力和新奇感的事物來吸引孩子,轉移孩子的興趣。特別是對已上學的孩子的一些課外興趣愛好,原則上不要把它與課業(yè)學習對立起來,必要時稍加引導,就可以使孩子的興趣愛好得到良好發(fā)展,促進課業(yè)學習。對于孩子還沒有感興趣的其他方面,只要家長引導得法,也完全可以讓孩子感興趣。,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