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把法西斯德國的秘密警察Gestapo譯作蓋世太保,隨后“太保”一詞被廣泛使用,多指親信幕僚、心腹家臣。蔣介石的“十三太?!睂嶋H上并不止十三個人,這一稱謂是一個虛化的概念,指的是“復興社”的一批骨干成員?!皬团d社”是黃埔軍校一個組織極為嚴密的帶有情報性質的秘密政治團體,集結了黃埔系的精英人才,完全效忠于蔣介石。最先提出這一稱謂的并不是中國人,日本曾在日文報上海日報上將胡宗南、桂永清、戴笠、康澤、鄭介民、賀衷寒、滕杰、鄧文儀、蕭贊育、曾擴情、酆悌等人并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上海鐵報轉載了這一消息,從此“十三太?!钡姆Q謂在國內廣為流傳。
“復興社”是怎么來的呢?“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激怒了廣大愛國民眾,國民黨在各省、市的黨部遭到包圍甚至圍攻。蔣介石對自己的政權能否穩(wěn)固憂心忡忡,他三次召集賀衷寒、鄧文儀、桂永清、蕭贊育、周復、滕杰、鄭介民、戴笠、康澤等十幾個門生開會,大罵:“我的好學生都死光了,你們這些又不中用!”會后,這些人經過多次揣摩蔣介石的話中之意,認為老蔣是在暗示他們組織起來。于是向老蔣建議仿照蘇聯(lián)的“格柏烏”,挑選最忠實、最干練的黨員組織團結起來。這一想法正中蔣介石下懷,授意他們去“研究”。1931年12月,蔣介石下野后,“復興社”正在積極籌備中。1932年2月蔣介石復職,3月便召集了四十多人開會,宣誓“余誓以至誠,遵守中華復興社社章,服從領袖命令并絕對保守秘密,如違誓言,愿受極嚴厲的制裁”,復興社按照蔣介石黨的意圖正式創(chuàng)立。加入“復興社”的人員要經過層層篩選、秘密調查、嚴苛考核,必須有介紹人,得到上級組織批準才能入社,社員們必須忠誠擁護蔣介石。
“復興社”自成立伊始,便致力于為蔣介石訓練政工干部、搜集情報、打擊異己勢力,其中的核心成員成為蔣介石的幕僚親信、心腹家臣,史稱“十三太?!?。本書選取了胡宗南、桂永清、戴笠、康澤、鄭介民、賀衷寒、劉健群、滕杰、鄧文儀、蕭贊育、梁干喬、曾擴情、周復、葛武綮、酆悌十五個典型人物,通過梳理其在蔣介石身邊的得寵與失寵,考察他們的發(fā)跡與浮沉。